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盟地区塑料污染问题严峻,2021年六个东盟成员国产生约840万公吨管理不善的塑料垃圾,到2040年全球海洋塑料垃圾年流入量预计从1100万公吨增至2900万公吨,管理不善的塑料垃圾造成巨大环境、健康和经济成本,每年超1000亿美元 [16][50][51] - 塑料循环利用创新生态系统处于早期阶段,创新面临缺乏政策和金融激励、组织能力不足、获取资本有限等障碍,需针对性政策和支持来推动创新发展和扩大规模 [29][30][31] - 应根据六个东盟成员国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塑料垃圾管理现状,分阶段聚焦不同政策杠杆,刺激创新增长,包括制定政策和金融激励措施、创造市场需求、加强区域合作等,以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实现塑料循环利用 [31][32][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章:引言 - 背景和目标:东盟成员国面临严重塑料垃圾管理挑战,固体废弃物管理基础设施和服务不足导致约80%塑料垃圾泄漏到环境中,2021年六个东盟成员国产生约840万公吨管理不善的塑料垃圾,若现状持续,到2040年海洋塑料垃圾年流入量将大幅增加,塑料垃圾管理不善造成巨大环境、健康和经济成本,每年超1000亿美元,塑料回收潜在价值可观,四个东盟成员国每年因未能回收约80%塑料垃圾材料价值损失约89亿美元,创新可加速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本研究旨在为东盟国家提供发展创新、政策支持和投资的最佳实践 [50][51][52] - 东盟地区的塑料污染:全球塑料产品消费快速增长使塑料垃圾成为严重生态挑战,东盟地区塑料污染问题巨大且不断加剧,75%海洋塑料污染来自未收集的陆基垃圾,约25%来自城市固体废弃物系统泄漏,城市产生高达60%泄漏到环境中的塑料垃圾,解决塑料污染需综合多方面措施,本研究对创新和投资进行定义 [55][56][59] - 创新与塑料垃圾管理:六个东盟成员国采用塑料垃圾创新需考虑固体废弃物管理整体情况,创新应谨慎选择和评估,有效塑料垃圾管理需政策框架、基础设施和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包括源头减少、收集和分类、回收等环节,推动塑料循环利用需转变思维和各方合作,关键成功因素包括政策、收集系统、回收技术、市场开发和消费者意识等,创新可提供催化支持,东盟成员国已采取措施阻止塑料垃圾泄漏到海洋 [60][61][66] - 方法: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回顾、创新评估和利益相关者咨询,文献回顾涵盖废弃物和塑料垃圾管理、创新整理分类和映射、支持创新和投资的政策等方面,从多个数据库筛选262项创新进行评估,按塑料价值链四个阶段分组,虽大部分创新在东盟成员国,但也纳入其他地区创新以提供更广泛视角,研究存在选择创新、评估创新、定性评估、利益相关者咨询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局限性 [67][69][72] - 利益相关者咨询:咨询37个利益相关者群体,讨论创新现状、发展阶段、投资趋势、障碍及克服方法,会议参与者和其他受访者信息列于附录3 [75] 第二章:六个东盟成员国废弃物管理生态系统和主要塑料垃圾类型概述 - 废弃物管理、回收和塑料循环利用的评估参数:固体废弃物管理是塑料垃圾管理的组成部分,通过源头减少、收集和分类、回收等环节可促进塑料循环利用创新,六个东盟成员国应识别自身优势和劣势,整合适合本地的创新 [78][80] - 六个东盟成员国固体废弃物管理、回收和塑料循环利用的国家特定状况: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处于新生生态系统阶段,政策框架不完善,执行不力,废弃物分类和收集系统差,基础设施有重大差距,非正规部门强大,缺乏塑料循环利用生态系统支持和经济激励;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处于新兴生态系统阶段,有新兴监管框架,提供塑料再利用激励和限制一次性塑料,主要城市有收集系统和回收设施,消费者接受废弃物分类教育,但仍存在塑料包装管理不善问题,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作为岛国面临独特固体废弃物管理挑战,分布式回收模式适合其情况,补充说明和案例为六个东盟成员国提供解决差距的示例 [82][86][88] - 实现创新增长和扩大规模需克服的障碍:创新面临缺乏政策和金融激励、组织能力不足、获取资本有限等障碍,缺乏政策和金融激励表现为政策不明确、执行不力、缺乏支持性政策等,限制创新融资和市场;组织能力不足表现为创新企业缺乏商业专业知识、现金流量不足、缺乏战略合作伙伴等;获取资本有限表现为创新处于早期阶段,商业投资者要求高,投资金额小,潜在投资者少,创新企业处于“缺失中间层”,缺乏业绩记录和财务透明度,创新成熟和扩大规模需时间和多轮投资 [98][100][113] - 解决差距的创新支持:根据六个东盟成员国国家概况,识别的差距是启动和扩大创新的切入点,解决塑料污染需系统方法,涵盖整个塑料生命周期,解决生态系统支持、经济激励和上下游创新等方面差距,常见差距包括废弃物分类率低、回收基础设施和能力有限、市场需求不足、监管框架薄弱、公众意识和参与度低、数据管理和标准不足、私营部门参与有限等,创新可通过技术创新、创新收集和分类系统、创新商业模式和消费者参与工具等方式解决这些差距 [114][139][144] 第三章:塑料循环利用的创新格局 - 东盟地区塑料循环利用创新介绍:固体和塑料垃圾管理差距贯穿塑料价值链,创新可用于开发有效收集系统、促进废弃物分类、支持先进技术、提高原料质量和开发回收材料市场,整合创新可减少塑料泄漏和回收可回收塑料垃圾,塑料价值链包括上游、中游、下游和跨领域四个阶段,各阶段创新有不同特点和作用 [166][169][170] - 识别和评估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分为概念创建、试点和完善、准备扩大规模三个发展阶段,本研究关注准备扩大规模阶段的创新,评估其“扩大规模准备情况”,创新发展是迭代过程,政府和投资者作用对早期创新成功有重要影响,多数创新发生在上游并对下游产生影响 [172]
通过对东盟的投资扩大塑料流通的创新(英)2024
世界银行·2024-07-09 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