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瞭望录】新消费格局:从商品迈向服务消费
五矿证券·2024-07-12 11: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休闲服务行业评级为看好,日期为2024.07.12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消费复苏偏弱,但“服务消费升级”趋势明确且空间广阔,长期来看中国消费市场新格局呈现“重精神,轻物质;重质量,轻数量”特征,随着人均收入提升,服务消费扩容与升级空间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何为“服务消费” - 消费分为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商品消费指购买有形物质产品,服务消费是为获得非物质性服务支付费用,服务消费特点是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和不可转移性 [12] - 餐饮兼具商品和服务双重属性,外卖或超市即食食品侧重商品消费,餐厅用餐侧重服务消费 [12] 国内:供需并进,服务性消费增长长期趋势已现 - “扩大服务消费”是趋势和解决我国消费乏力的关键,2017年十九大提出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领域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3年7月发改委发布措施强调扩大服务消费 [13] - 短期宏观经济冲击使消费升级速度与规模放缓,长期消费与“经济循环流转”相关,人均可支配收入抬升,消费仍在向高质量升级,政策重点是注入消费信心释放潜在消费力 [15] - 剔除房地产,服务消费在第三产业及经济总量占比增加,服务业占比逐步上升且疫情后加速,伴随大数据时代居民消费服务将升级,服务消费支出比例将扩大 [16][17] - 2023 - 2024年服务业韧性与恢复速度好于制造业,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制造业PMI 11个月低于荣枯线,服务业仅有两次 [19] - 今年一季度服务性消费同比增长10%,增速最快的是住宿餐饮、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服务等,而社零同比增长仅4.7% [21] 海外:发达国家服务消费长期趋势向上 - 海外发达国家经历消费变迁,从商品消费主导转向服务消费,2023年美国、日本、韩国服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达67%、58%、57%,均高于我国的45%,我国消费发展进程滞后 [3] - 1970 - 1980年美国居民部门服务业消费支出超越商品消费,石油危机使商品价格上升、购买力下降,消费者转向服务消费,女性就业比重上升增加生活服务需求,1980年人均GDP达12547美元 [25] - 1985年后日本服务消费支出显著上升,经济结构转向服务业和内需,《广场协议》使日元升值,人口老龄化增加服务需求,人均收入提高、消费升级、城市化提升服务需求,政府政策鼓励服务业发展,消费观念转变和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多样服务 [27] - 短期冲击叠加长期经济增长积累的财富水平是改变消费意愿的核心推手,美国1976 - 1978年、日本1990 - 1992年服务与商品消费支出分化,按国际美元计价分别约为24000、27000 - 28000 [29][30] 争论:我国正“消费升级”或“消费降级” - 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锚点比较商品和服务性消费增速,2017 - 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复合增速为7.1%,商品消费复合年增速为5.7%,服务性消费复合年增速为8.7%,从消费额维度我国商品消费有“降级”趋势,服务消费正“升级” [31] - 服务消费弹性大,原因是非必需性、价格敏感度高、受消费观念和时尚潮流影响大 [33][35] 趋势:“Z世代”与“银发一族”或为服务消费主力 - “Z世代”和“银发一族”消费情绪最乐观,相对服务消费占比较高 [36] - “Z世代”多为学生或普通职员,无大债务压力且不崇尚节俭,餐饮出游支出增速高于其他人群,未来工资收入提高将为服务消费市场注入活力 [37] - 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现,老年群体扩容,现在50 - 60岁消费能力强,未来老年群体消费能力大幅提高,关注保健、餐饮及养老 [38] 结论 - 我国仍以商品消费为主导,2023年商品消费人均支出占比55%,服务消费占比45%,近年来需求侧有效需求不足,社零增速弱于预期,但长期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 [41] - 从全球对比看,耐用品价格下跌、经济增速放缓且家庭部门工作人数上升时,服务消费需求会扩张,我国服务消费扩容与升级空间广阔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