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邦股份:资源整合协同共赢,精细化运营降本增效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2][35][4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聚焦中高端大件快递市场,行业竞争格局改善,运价企稳回升,降本增效成果逐步显现,驱动盈利持续修复;与京东物流快运网络资源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有望提振业务规模,规模效应叠加成本精细化管理,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33] - 短期看,需求回暖带动公司货量规模提升,行业竞争趋缓,运价企稳回升,随着公司组织结构优化与管理效率提升,业绩有望持续修复;长期看,网络资源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有望提振公司业务规模,规模效应叠加精细化管理有望催化成本下行,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36] - 销售商业体系的变革和制造业供应链的升级有望驱动零担万亿规模的中长期增长,公司作为零担运输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充分享受行业集中度提升与运价回升的格局红利 [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德邦股份:大件快递领军者,深耕行业二十余年 - 发展历程:1996年成立,2001年进军国内汽运行业,2004年首创“卡车航班”占领中高端市场,2013年推出大件快递产品,2015年进军仓储与供应链业务并启动“事业合伙人”战略,2018年上市并更名,2022年被京东物流收购 [55][56][76] - 股权结构:2022年京东物流成为实际控制人,持有71.93%股份;创始人崔维星为第四大股东,4.19%股权质押;2024年5月韵达股份持股降至5.00% [58][59][80] - 业务结构:2024年调整业务分类口径,2023年快运业务收入占比89.0%,快递业务收入占比7.5%,其他业务(仓储供应链)收入占比约3.5%;2017 - 2023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速约10.1%,2023年为362.8亿元,同比增长15.6%;2017 - 2022年快递业务营收年均复合增速约24.6%,营收占比从34.0%提升至66.2%,快运业务营收年均复合增速为 - 5.9% [61][83] 零担运输行业:万亿市场具备成长潜力,格局红利初显 - 公路运输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B端客户货运需求:零担行业属公路运输,公路运输货运量占比7成以上;按单票重量公路运输分快递、零担和整车,零担运输货物重量30 - 3000kg,服务B端客户为主;零担运输组织资源模式分全网型和区域专线型,直营模式公司单公斤收入更高;2023年零担市场规模1.67万亿,预测到2027年达1.80万亿,2018 - 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3.2%,2023 - 2027年为1.9%,占公路运输比重维持在31%左右 [65][66][107] - 商业体系变革与产业供应链升级驱动万亿市场规模:电商大件品类渗透率提升,2018 - 2022年我国家电和家具网购渗透率分别从38.8%、51.5%提升至58.2%、86.1%;产地货物上行,2016 - 2023年国内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复合增速约20.6%,预计2023 - 2025年复合增长率17.0%;制造业供应链升级,订单趋于零散化,以销定产模式使部分整车订单转化为零担订单;全网型零担企业未来增量或受益于吸收区域型和专线型企业存量业务,2018 - 2027年全网型零担在整体零担市场中规模占比有望从4.5%提升至10.0% [130][131][136] - 行业集中度提高和行业运价回升的格局红利:2017 - 2022年中国零担前10强总收入从391.5亿元增长到1026.4亿元,收入市占率提升至6.3%,前10强收入在前30强总收入中占比提升至85.6%,预计到2027年中国零担前10强收入市占率有望达到15%;2019年1月至2024年5月,零担轻货与零担重货价格指数分别从94.61、97.00提高到102.25、103.03,行业整体运价逐步回暖 [109][112][168] 内生增长:持续夯实经营底盘,注重降本增效 - 发力基建设施,完善网络布局:2018 - 2021年公司CAPEX支出复合增速为56.3%,2022年资本开支回落;2020 - 2023年自有车辆从1.35万辆增至3.0万辆,自有运力占比从42.12%提升至62.68%,2023年干线线路数量增至3916条;分拨中心数量总体稳定,自动化程度达80%,分拣产能快速提升;创建“直营 + 合伙人”模式,截至2023年底乡镇覆盖率达到93.94% [114][116][175] - 直营模式管控,剑指中高端市场:直营模式下总部统一管理收转运派各环节,保证经营连续性与稳定性,把控末端服务品质;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破损率同比下降16.4%,在行业同公斤段产品中处于较低水平;2022 - 2023年客户投诉一次性解决率提升,理赔时长缩短 [148][150][153] - 成本管控能力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显现:营业成本整体稳健,2019年和2021年增速较高,2023年因与京东物流网络资源整合成本增长显著;成本以人工和运输成本为主,2022年起优化末端网络提升收派效率,推进人员转型优化;销售和财务费用率稳定,管理费用率从2021年的8.86%降至2024年一季度的4.19% [154][155][158] 协同京东:网络与业务资源双重加持,赋能长期发展 - 网络协同:共享网络资源互补短板:京东物流在仓网布局和仓配一体方面有优势,干线运力和网络覆盖较弱;德邦在中转及运输环节资源丰富;双方资源整合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提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运营和运输成本,降低货物破损率 [161][162][165] - 业务协同:业务导流注入增长新动能:京东零售在3C及家电品类的内生优势有望为公司业务增长提供新动能 [16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8.53/478.95/535.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36%/14.44%/11.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4/13.90/16.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1.28%/31.90%/18.78%;3年CAGR为30.32%,EPS分别为1.03/1.35/1.61元/股 [22][35][41] -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2][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