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格拉默海外经营或迎边际改善,中长期多业务齐头并进,乘用车座椅走向全球 [18]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246.3、300.6和340.4亿元,同比+14%、+22%和+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9.7和12.7亿元,同比+123%、+114%和+31% [18] - 公司乘用车座椅订单持续积累并走向海外,客户丰富度持续提升,格拉默分部业绩有所修复,具备较高成长性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乘用车内饰专家,剑指全球座椅龙头 - 公司1996年在浙江舟山成立,前期主营乘用车座椅头枕及扶手业务,2019年收购格拉默,2021年首获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2023年陆续收获多家客户定点 [13] - 2023年公司营收215.71亿元,同比+20.06%,商用车、乘用车座椅营收分别约64.88亿元、6.55亿元 [17] - 乘用车领域产品有座椅、头枕等,客户涵盖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商用车领域是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技术领导者,客户包括国际一流厂商 [34][111] - 收购格拉默后营收结构变化明显,海外收入成主要来源占比约70%;2023年整体毛利率达14.75%,较上年提高1.65pct;2023年归母净利润2.04亿元,扭亏为盈 [129][132][152] 2. 座椅行业格局重塑,国产替代加速中 - 消费者对座椅舒适性和智能化需求增加,预计2026年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达1154亿元,年化增速约5.63% [2][45] - 外资品牌主导市场,2022年李尔全球及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26%、15%,中国市占率第一是延锋座椅达28%,国产替代加速 [54] - 座椅配置升级使单车价值量增高,高端座椅配置向中低端车型渗透,自主份额提升带来机遇 [50][154][174] - 行业壁垒高,包括资格认证、技术研发、规模资金领域,核心技术难点在骨架、滑轨和调角器 [161][177] 3. 短期:格拉默海外经营或迎边际改善 - 2023年格拉默推动降本增效措施,美洲区operating EBIT margin从23Q2的 - 8.6%提升至24Q1的 - 4.5%,欧洲区基本维持在2% - 6%,亚太区基本维持在7% - 14% [60][165] - 2024年经营指引为中国扩大市占率,海外提升盈利能力,欧洲深化改革,美洲优化业务结构解决亏损 [166] 4. 中长期:多业务齐头并进,乘用车座椅走向全球 - 2023年公司及子公司格拉默新增订单超180亿元,产品拓展新能源市场,新兴业务扩张至出风口、门把手、车载冰箱领域 [79][80] - 乘用车座椅获多家客户定点,德国宝马定点标志全球战略0到1的突破;商用车座椅与格拉默合作,国内重卡市占率2022年提升至10%左右 [83][84] - 产能利用率高,加速升级扩建产线,合肥、长春、宁波等地有产能建设项目 [85][86] 5. 盈利预测及估值 - 关键假设为中控及其他内饰件2024 - 2026年收入同比增速10%,毛利率12%;商用车座椅营收同比增速10%,毛利率17% [89][97] - 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246.3、300.6和34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9.7和12.7亿元 [18] - 截至2024年7月22日,股价对应2024 - 2026年PE分别为32、15、11倍,与可比公司相比具备估值优势 [18][100]
继峰股份:首次覆盖深度报告:多元业态协同发展,内饰专家开启全球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