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产业链分析及河南产业概况
中原证券·2024-08-01 12: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合成生物学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处于政策红利期,河南合成生物产业也在积极布局发展 [2] - 合成生物学结合生命科学与工程学,有多种优势,其产业链包括上中下游,产业特点为环保经济、技术可复制、进入壁垒强 [2][8][30] - 合成生物学发展前景好,底层技术进步,医药是主要应用领域,平台型公司是方向,但面临全链条技术初级和生物安全安保问题 [35][42][45] - 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增长,多国出台政策支持,企业融资有变化,不同国家产业发展有差异 [49][51][6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合成生物学简述 - 合成生物学结合生命科学与工程学,可实现新功能或物质合成,分基于细胞和无细胞两类,与化学和天然提取法比有优势,目前处于初级阶段 [8] - 无细胞合成生物学能应对挑战,专注目标代谢网络,元件相容性高且易标准化操作 [9] - 合成生物学发展历经多个阶段,从早期基因合成到如今多领域应用,理念和技术不断发展 [12][17] 合成生物学开发策略:DBTL 策略概述 - 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依靠 DBTL 循环解决应用问题,通过设计、建造、测试、学习来改进生物系统 [18] 合成生物产业链简述 - 产业链上游基础技术包括基因测序等,关键是 DNA 合成和高通量测试,生物工艺装备有多种,不同路线装备不同 [20] - 中游为技术平台性企业,通过多种技术获取数据,编辑生物体得到高产工程菌株 [22] - 下游为产品企业,平台型企业打通 DBTL 循环获微生物细胞工厂,产品应用于多个领域 [23][24] 合成生物产业特点 - 与化学合成法比,合成生物学更环保、经济、可持续,能降低碳排放和成本 [30] - 技术采用模块化和标准化方法,制造研发经验和设备可共用,不受地域和规模限制 [31] - 合成生物学是多学科交叉行业,对技术、成本控制、研发人员要求高,进入壁垒强 [33] 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前景与挑战 - 生物底层技术与大数据、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合力助推合成生物学发展,基因测序、合成、编辑技术进步,研究成果增加 [35][41] - 医药是合成生物未来主要应用领域,相关研究文献多,市场规模增长快 [42][43][44] - 平台型公司是未来发展方向,具备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能实现规模化、稳定化产出 [45] - 全链条技术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细胞和无细胞合成路径都存在挑战 [46] - 存在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问题,如实验室微生物逃逸、技术知识被滥用等,监管有空白 [48] 全球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 2023 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约 140 - 180 亿美金,未来 10 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 18% - 27%,产业有望中高速增长 [49][50] - 全球多国出台政策支持合成生物学发展,如美国、英国、欧盟等,各国投入和目标不同 [51][52][53] - 全球合成生物企业融资额在 2021 年达高点后逐年下滑,投资者趋于谨慎,关注商业确定性 [61] - 介绍全球代表性合成生物学企业,包括上游、平台型、产品型企业及业务 [6][26] 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概述 - 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历经多个阶段,2010 年后加强顶层战略规划,处于政策红利期 [2][7] 我国地方层面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概述 - 山东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竞争力强,浙江杭州发布专项政策,广东深圳是重要一极等,不同省份有不同发展特点和举措 [5][6] 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市场规模及展望 - 报告提及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市场规模、企业融资情况及代表性企业业务,如华大智造、金斯瑞生物科技等 [6] 河南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 河南将构建“一核、五基地”生物经济发展布局,各地区有不同发展重点,目前产业处于初级阶段 [2] - 介绍河南合成生物重点企业,如牧元安粮、龙都天仁等 [2] - 对河南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但报告未详细说明建议内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