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医药板块"推荐"评级 [3] 报告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处于低位状态,机构持仓在前一季度较低水平下进一步下行,处于历史低点 [44] - 综合分析2023年Q2的业绩基数及行业大环境等因素,预计2024年Q2板块多数公司增长相对平稳 [44] - 展望2024年下半年,行业大环境因素有望逐步改善,板块将迎来业绩基数下行阶段,预计板块业绩将呈现边际向好趋势 [44] - 建议加强对医药板块的关注,继续推荐布局高景气度方向,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等赛道,兼顾业绩增速及产业催化剂 [45] - 同时,以高ROE/ROA/ROIC、高净利润增速/营收增速、高分红等为代表的高胜率资产是当前医药的第二条核心主线 [45] 创新药 - 从全球空间维度上,新技术领域的突破以及更多更好药物的出现,更广泛的用药受益群体以及用药获益时间的延长带来全球创新药的空间持续提升 [52] - 国内政策端,过去两年药品审评政策和医保续约规则的进一步细化和更新,逐步利好国内创新药整体研发环境和支付体系 [52] - 国际化角度,在海外已经获批的国产创新药进入加速放量周期,预期销售峰值有望持续提升,licence out也持续保持高频 [54] - 建议关注具有差异化创新能力和有全球BIC潜质产品布局的公司,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 [55] - 同时也建议关注单品格局优异进入放量周期的创新药公司,如艾力斯、艾迪药业等 [55] - 在创新药竞争格局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稳健型药企如三生制药、远大医药等也值得长期关注 [55] 医疗器械 -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内需依旧强劲,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56] - 政策层面正引导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医疗新基建持续投入,常态化集采加速国产替代 [56] - 器械领域国际化前景可期,我国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优势或规模化成本优势开启国际化之路 [57] - 建议关注市场潜力大、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的细分领域,如电生理、IVD等 [57] - 同时也可关注创新或特色品种逐步兑现的公司,如骨科、创新高值耗材等 [57] - 关注设备更新带来的潜在增量需求,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 [57] - 关注我国医疗器械"智造"出海逻辑,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 [57] 中药 - 强化稳健增长的优质红利资产定位,估值得以重塑 [58] - 院外市场需求端景气度延续,刚需支撑中药价格上升,关注提价趋势以及成本端改善 [58] - 院内市场政策驱动行业景气度延续,关注基药目录调整和中成药集采带来的催化 [58] - 建议关注国企改革、管理改善的公司,如东阿阿胶、昆药集团等 [60] - 关注产品需求旺盛、品牌力强的中药OTC及消费品公司,如华润三九、同仁堂等 [60] - 关注研发能力、学术推广能力强的中药处方药公司,如济川药业、方盛制药等 [60] 医药商业 - 零售药店行业即将进入业绩低基数区间,各地继续推进门诊统筹对接药店,客流和收入增长确定性较高 [61] - 建议关注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等上市公司 [61] - 医药流通板块ROE及业绩增速稳健,股息率较高,属于医药板块中的类红利资产,具备防御属性 [61] - 建议关注国药股份、国药一致、九州通等行业龙头 [61] 医疗服务 - 医疗服务板块经历了需求积压再释放、消费疲软、集采、竞争格局等外部因素影响,业绩出现波动,估值也消化得相对充分 [62] - 可从经营节奏拐点和经营效率改善两个角度发掘医疗服务板块机会 [62] - 扩张拐点:连锁医院的业绩跟资本开支周期和扩张节奏密切相关,如海吉亚医疗 [63] - 政策拐点:种植牙集采落地一整年,种植牙的价格基数效应消除,行业龙头在量上获得了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 [63] - 经营效率改善:连锁医院的总资产周转率和毛利率有所改善,如爱尔眼科、美年健康等 [63] 血制品 - 当前血液制品行业供需仍然偏紧,未来将迎来新一轮浆量增长高峰 [64]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拥有资金、技术、规模等优势的大公司或业绩修复能力强的公司将从中获益 [64] - 建议关注采浆量和吨浆产出提升确定性强的龙头企业,如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等 [64] 推荐标的 - 恒瑞医药:集采影响基本消化,创新药新品种放量,新产品梯队成型,国际化BD持续兑现,经营效率改善,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66] - 信达生物:自研及合作开发双管齐下,高价值管线逐步兑现,预计到2027年将有约20款已获批产品,涵盖BIC和FIC创新药 [66] - 科伦博泰:核心产品SKB264具备全球同类最优潜力,在国内将迈入商业化阶段,海外预计将有更多全球临床的启动 [67] - 恩华药业:精神和麻醉
医药行业周报:DRG/DIP 2.0版本发布,ESMO、WCLC逐渐临近
兴业证券·2024-08-01 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