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PEM-VC行业配置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综合运用“总量”与“边际”思维,优选景气度、超预期与动量边际改善的行业,同时利用估值趋势和拥挤度规避指数下行风险[5][7][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行业优选模型:基于景气度、超预期和动量因子,选择回测效果较好且因子间相关性较低的因子,合成行业轮动复合因子[8][10] 2. 风险规避模型:基于估值趋势和拥挤度因子,实时监控行业交易状态,规避估值趋势走差或交易拥挤状态下的风险[8][10] 3. 运行框架: - 每月初按照行业轮动复合因子排序筛选前5个行业为多头组,等权持有至月底[13] - 每日实时监控行业是否触发风险状态,动态调整持仓[13] - 当行业估值趋势走好或交易拥挤规避结束时,从现金仓位切换回行业持仓[13] 4. 市场基准:剔除“综合”和“综合金融”后的中信一级行业指数[13] - 模型评价:通过多维度建模,兼顾行业优选与风险规避,具有较强的行业轮动能力[7][8] 2. 模型名称:行业景气度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财报、快报、预告和分析师预期数据,构建反映行业景气度的因子[3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客户议价力环比增量:衡量行业对下游经销商或客户的议价能力,采用季度环比增量方式构建[32] 2. 供应商议价力环比增量:衡量行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采用季度环比增量方式构建[33] 3. 过去121天异常分析师覆盖:剥离市值、换手率、动量等因素后的异常分析师覆盖,通过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得到行业因子[34] 4. 销售净利率单季同比增量:基于扣非归母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采用单季同比增量方式构建[35] 5. 预测EPS和ROE的环比变动:通过滚动分位数或上下调比例计算预测值的变化[36][38] 6. 核心利润同比增长率:采用单季同比增长率或环比增量方式构建[39][42] - 模型评价:因子设计全面,涵盖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市场预期等多维度,能够较好地反映行业景气度[31][32] 3. 模型名称:业绩超预期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财报、分析师预期和行情数据,捕捉行业业绩超预期的表现[4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盈余公告前后异常收益类因子:计算盈余公告前后每日超额收益之和,通过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得到行业因子[44][45] 2. SUE因子:标准化预期外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公式为: [47] 3. SUE衍生类因子:使用ROE、ROA等财务指标替换净利润,计算标准化预期外ROE、ROA等[49] 4. 券商/报告上下调比例类因子:计算过去N日分析师预测上调减去下调比例[50][51] 5. 预测调整类因子:计算过去90天盈利调整幅度,公式为: [52] - 模型评价:通过多种因子捕捉业绩超预期的表现,能够有效反映市场对行业的预期变化[43][44] 4. 模型名称:行业动量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行业量价数据,捕捉行业动量特征[5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行业残差动量:剥离市值和估值影响后的行业特质信息,通过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计算[55] 2. 基于市值的龙头股动量:选取市值占比前60%的个股为龙头股,计算行业动量[56] - 模型评价:因子设计合理,能够捕捉行业内个股的动量特征[54][55] 5. 模型名称:行业估值趋势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估值因子,规避指数估值过高趋势下行风险[5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行业指数PB估值:计算指数成分股市值与股东权益的比值[58] 2. 行业指数PE估值:计算指数成分股市值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59] 3. 行业指数PBPE估值:PB估值分位数与PE估值分位数的几何平均数[60] 4. 行业指数股权风险溢价:PE倒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61] - 模型评价:通过多种估值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行业估值水平[57][58] 6. 模型名称:行业拥挤度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微观结构、波动率、流动性等因子,规避行业指数交易拥挤下跌风险[6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波动率因子:计算行业指数日收益率的标准差,公式为: [64] 2. 流动性因子:通过成交量、成交额和换手率衡量行业流动性[66] 3. 分布特征因子:计算收益率峰度,公式为: [69] 4. 相关性因子:计算量价相关系数和金额价格相关系数[70] 5. 兴登堡预兆:衡量行业成分股价格创一年新高和新低的比例,公式为: [71] - 模型评价:因子设计全面,能够有效识别行业顶部风险[63][64]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PEM-VC行业配置模型 - 年化收益率:30.72%[10] - 超额年化收益率:26.64%[10] 2. 行业优选模型 - 年化收益率:16.68%[10] - 超额年化收益率:11.36%[10] 3. 风险规避模型 - 2024年7月超额收益率:0.65%[12] - 2024年以来超额收益率:
行业配置月报第24期:PEM~VC行业轮动模型2024年前7月超额收益13.84%
国泰君安·2024-08-10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