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工程专题研究:上证综指ETF投资价值分析:新“国九条”背景下的投资机遇
国信证券·2024-05-16 18:02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上证综指ETF(510760) 1. 模型名称:上证综指ETF(510760) 2.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抽样复制的方法,紧密跟踪上证综指,同时获取稳健超额收益[4][59] 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抽样复制方法:在构建ETF组合的持仓时,通过约束组合相对基准的风格偏离,同时最小化组合跟踪误差的方法优化组合持仓[63] - 分层抽样法:根据成份股的特征进行分层,然后在每一层内选取代表性成份股,最后形成投资组合的抽样方法[63] - 最优化抽样复制法:通过控制组合风险暴露的方式,使得目标组合与基准指数在指定风格上的暴露保持一致,从而达到控制跟踪误差的方法[63] - 实际操作:上证综指ETF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采用抽样复制的方法,历史各期平均持股数量为194只,持股数量占同期上证综指的成分股数量比例平均为10.56%[65] 4. 模型评价:上证综指ETF自成立以来,各完整年度相对基准均能取得超额收益,并且年化跟踪误差较小[71]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上证综指ETF - 年化超额收益:4.39%[59] - 近三年累计超额收益:18.39%[59] - 成立以来累计超额收益:15.98%[59] - 年化跟踪误差:3.65%[71]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上证综指 1. 因子名称:上证综指 2. 因子的构建思路:采用总市值加权,剔除风险警示股,延迟新股纳入,纳入科创板证券[1][12][16] 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总市值加权:上证综指采用总市值加权,由于央国企的特殊属性,自由流通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相对较低,采用总市值加权使得上证综指中中字头以及央国企的占比更高[1][19] - 剔除风险警示股:修订后的上证综指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ST、*ST)的股票[15] - 延迟新股纳入:新股上市满1年后计入指数,大市值新股上市满3个月后计入[15] - 纳入科创板证券:修订后的上证综指纳入由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以及科创板上市证券[16] 4. 因子评价:修订后的上证综指能更好地体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与升级,对宏观经济的代表性有所提升[18]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上证综指 - 市盈率:13.82[42] - 市净率:1.26[42] - 股息率:处于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以上水平[46] - 净利润增速:2023年为7.08%,预计2024年和2025年分别为12.60%和9.47%[47] - 营业收入增速:2023年为2.98%,预计2024年和2025年分别为7.29%和0.96%[47] - 前十大权重股占比:22.93%[50] - 年化收益率:-1.35%(2020年7月22日至2024年5月10日)[52] - 年化夏普比:-0.02(2020年7月22日至2024年5月10日)[52] - 年化波动率:14.78%(2020年7月22日至2024年5月10日)[52] - 最大回撤:-27.27%(2020年7月22日至2024年5月10日)[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