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肯尼亚难民仍面临贫困和经济机会有限的问题,需针对性政策干预以促进难民融入并改善难民和收容社区的福祉与韧性 [13] - 基本需求未得到满足,就业存在障碍,营地居民面临更多冲击且社会经济韧性较低,应加强难民服务提供和韧性建设以减少空间不平等 [13] - 可采取分阶段方法支持难民社会经济融入,短期放宽工作和行动限制,中期通过地方发展解决空间不平等问题,长期持续实施进步政策框架并依靠可靠数据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背景和背景 - 全球被迫流离失所人数增加,需更好地衔接人道主义与发展工作,支持流离失所人口和收容社区发展韧性 [16] - 肯尼亚是主要难民收容国,截至2024年5月收容77.437万登记难民和寻求庇护者,分布在指定营地和城市地区 [17] - 肯尼亚难民政策、法律和监管环境不断演变,虽在国际法律领域取得进展,但难民仍面临行动自由受限、劳动力参与和金融包容障碍等挑战 [18][23] - 肯尼亚需要更好的数据来了解难民和收容社区的情况,为社会经济融合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30] - 肯尼亚纵向社会经济研究(K - LSRH)旨在提供可比的社会经济面板数据,涵盖难民和收容社区,调查于2022年6月至2023年进行 [31] 2. 人口概况 - 难民人口构成在不同地点差异显著,多数难民居住在营地,达达布营地以索马里难民为主,卡库马和卡洛贝耶以苏丹南方难民居多 [40] - 营地和城市地区在年龄、家庭构成和儿童抚养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营地难民更年轻,女性比例更高,家庭规模更大,儿童抚养比更高 [43][44] - 大多数成年难民在童年时期经历流离失所,流离失所情况持久,很少有人尝试返回原籍国,缺乏安全是逃离原籍国的最常见原因 [47] - 营地难民中,达达布的难民更有可能离开营地,最常见的原因是探亲 [51] - 大多数人自2016年以来一直居住在同一地方,城市难民更有可能曾居住在其他地方,难民尤其是营地难民希望迁往其他地方以寻求更好的经济机会 [59][60] 3. 基本需求 3.1 非货币贫困指标 - 通过多维贫困指数(MPI)评估基本需求满足情况,MPI涵盖教育、就业、能源、住房、水和卫生以及营养六个维度 [76] - 营地地区的收容社区和难民社区多维贫困水平较高,城市与农村贫困差距较大,城市地区难民和收容社区的贫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76] - 城市地区女性户主的难民家庭多维贫困率更高,女性户主家庭更有可能没有就业成员,且更有可能使用固体烹饪燃料 [80] - 收容社区在教育成果、住房条件和获得水源方面滞后,图尔卡纳收容社区的多维贫困率最高,严重多维贫困比例也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81][83] 3.2 粮食不安全 - 图尔卡纳收容社区的粮食不安全水平最高,未来应对能力最低,图尔卡纳难民的粮食不安全水平也较高 [90]
Building Evidence to Enhance the Welfare of Refugees and Host Communities - Insights from the Kenya Longitudinal Socioeconomic Study of Refugees and Host Communities
世界银行·2024-08-29 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