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英)202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4-09-09 15: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旨在为各国提供框架和工具,以平衡央行数字货币(CBDC)数据使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权衡 [17] - 央行在管理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方面具有优势,可通过多种政策工具和技术实现更好的平衡 [62] - 应采用细致入微的方法,结合法律框架、隐私原则、政策和技术,以满足不同市场和场景的需求 [22] - 国际社会需协调跨境数据流动的标准,以促进CBDC的跨境使用,同时确保隐私保护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引言 - CBDC作为央行货币的数字形式,可收集和存储数据,具有经济价值,有助于央行实现政策目标 [11][12] - 许多央行已有处理个人数据和保护隐私的经验,但CBDC数据使用仍可能对隐私构成风险,影响公众信任和CBDC的采用 [13] - 央行在设计CBDC时需平衡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不同国家的权衡程度因文化、法律和公众信任而异 [17] 2. CBDC数据生成 - 支付数据可分为付款人/收款人的身份、假名标识符、交易数据、付款人额外交易数据和收款人额外交易数据等类别 [24] - 不同类型的数字支付(如信用卡转账、卡支付和电子货币)会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 [25][26] - CBDC数据生成取决于其设计和运营模式,包括一层和两层模式。两层模式下,PSP也会收集和存储数据 [30][31] - 高数据强度设计记录交易双方的身份和交易数据,低数据强度设计使用假名标识符,减少个人数据的收集 [32][33] 3. 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风险 - 一些央行选择不使用CBDC个人数据,而另一些央行则强调其经济价值 [39] - CBDC数据可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促进创新和竞争、金融普惠、监管合规和执法等方面 [41][43][44] - CBDC数据使用可能带来数据泄露、数据滥用、网络攻击和跨境数据流动等隐私风险,损害公众信任 [47][48][49] 4. 平衡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的框架 - 该框架旨在解决CBDC数据使用中的外部性问题,塑造利益相关者的激励机制 [52] - 权衡取决于所需数据的类型(聚合或个人数据),处理聚合数据通常不会引发隐私问题 [53] - 央行可通过公开承诺、透明和问责机制以及开源代码来建立信任 [57] - 监管机构需平衡数据使用的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需求 [58] - 央行可通过政策工具和技术管理外部性和激励机制,提供多种CBDC设计选择 [62] 5. 管理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权衡的工具 - 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应遵循现有和新兴的数据保护法律框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框架存在差异 [68][70][72] - 重要的隐私原则包括完整性和保密性、目的限制、数据最小化、存储限制和合法性等 [75][76][77] - 应采用细致入微的方法制定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政策,明确数据收集、使用和共享的规则,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合规性 [80][81] - “隐私设计”理念强调在项目设计初期考虑隐私保护,通过七项原则和八项策略实现 [83][84][85] - 隐私增强技术(PETs)可用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实现隐私设计理念,但需要制度和法律框架的支持 [86][89] - 跨境CBDC数据流动需要协调监管标准和使用技术,以确保隐私保护,国际社会正在就此进行讨论 [93] 6. 结论 - 各国在平衡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决策取决于国家特定情况、政策目标和全球标准 [95] - 央行可通过提供多种CBDC隐私设置和管理外部性来实现更好的平衡 [96] - 应用法律、法规、精心设计的CBDC和PETs等工具可减少隐私担忧,促进个人数据的共享和使用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