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智能制造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来制造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了深度融合,制造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业态和模式,智能制造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4][5][187] 2. 中国制造业加速迈向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在政策护航下已取得显著成就,行业、企业与产品的发展各具特色,正从"大"向"强"而行。[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 3. 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以及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制造并购市场上表现较为活跃,成为资金汇聚的焦点。[80][81][82] 4. 上市公司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与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积极投身于智能制造行业并购浪潮之中,成为引领智能制造行业资源整合与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83][84] 5.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智能制造企业通过在海外战略性地设立生产基地、跨国并购等方式,将中国制造业推向世界舞台,为全球制造业的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104][105][106][107] 报告分类总结 政策环境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业加速迈向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构筑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16][17][18][19][20][21] 2. 中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为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有力支持,从而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竞争中赢得了先机与优势。[16][17][18][19][20][21] 产业发展数据 1. 中国制造业凭借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的规模市场和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展现出显著优势,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的占比稳居首位。[22][23] 2. 高技术制造业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成为中国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关键驱动力。[24][25][26] 3.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中国制造业和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27][28] 4.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不断提升。[29][30] 5. 中国已有62家工厂跻身"灯塔工厂"行列,占全球总数的40.5%,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的重要风向标。[31][32][33][34] 产品出海 1. 2023年,中国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智能制造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了万亿大关,成为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的新名片。[35][36] 2. 欧洲和东南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拓展的两大主要市场,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需求增长。[36] 3. 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因其形式多样、应用场景多元且技术先进,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东盟逐渐成为中国消费电子出口的新兴市场。[37][38]
智启未来:新质生产力引擎驱动下的智能制造行业革新
毕马威·2024-09-13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