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泰证券:【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军工陈鼎如:陶瓷基复合材料专题报告:新型热结构材料战略地位凸显,产业化应用拐点将至-20241009
中泰证券·2024-10-09 08: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是新型热结构材料,其战略地位突出,SiC纤维和CMC制备是各国攻关重点 [1][2] 2. 航发迭代、先进核能及航天市场需求驱动CMC产业化拐点 [1][2] 3. GE通过垂直整合实现全过程自主供应,国内通过"产学研"协同初步具备规模生产能力 [1][2] 根据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战略地位突出 - CMC因其突出的耐高温、抗氧化、低密度性能,成为最重要的高温热结构材料之一 [1] - SiCf/SiC复材是航发热端部件理想材料,Cf/SiC复材多应用于航天领域 [1] - SiC纤维是CMC制备的核心成分,日美等国已实现三代连续SiC纤维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国内已具备二代SiC纤维产业化能力 [1][2] 2. 多重需求驱动 - 航发向高效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CMC有望于热端取代高温合金,国内航发型号更迭需求释放叠加技术体系初步成熟,国产四代航发有望成为CMC规模化应用平台 [1][2] - CMC具备吸波功能,防热/隐身/结构一体化CMC在国外已有应用基础,国内隐身装备列装需求确定 [1][2] - SiCf/SiC复材是聚变堆和先进裂变反应堆重要的候选结构材料,Cf/SiC复材在航天飞行器热结构、火箭发动机和卫星反射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场景 [1][2] 3. 规模供给初成 - GE通过垂直整合实现全过程自主供应,国内通过"产学研"协同初步具备规模生产能力 [1][2] - 国内SiC纤维供应龙头如火炬电子、宁波众兴、湖南泽睿等初步具备规模生产能力 [1][2] - 国内CMC材料/构件龙头如西安鑫垚、上海瑞华晟等初步具备产业化能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