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睡眠和呼吸护理行业专题系列二:国产呼吸机海外之路渐入佳境
西南证券·2024-10-10 18: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 [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家用呼吸机属于长坡厚雪的大慢病行业,目前渗透率较低,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12亿美元,且其主要适应症OSA的诊断率较低,美国约20%,国内不足1%,在不同阶段提高渗透率的侧重点不同 [2] - 家用呼吸机壁垒较高,主要体现在研发及销售渠道,研发壁垒高主要体现在工艺设计以及算法能力,销售渠道壁垒体现在医保市场和自费市场的不同方面 [2] - 看好国产呼吸机产业链龙头企业持续放量,如怡和嘉业、美好医疗、鱼跃医疗等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市场规模 - 睡眠呼吸护理行业属于未被满足的大慢病市场,家用呼吸机行业市场规模大,预计2030年全球规模有望达到112亿美元,23 - 25年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6%/8%/10%,26年以后保持10%稳健增长,设备+耗材合计约为112亿美元,耗材类产品收入规模约占设备收入的60% [3] 疾病患病率与诊断率 - OSA患病率高,全球30 - 70岁的成年人有26%患有OSA,2019年全球轻度至重度OSA患者超过9.36亿人,其中中重度超过4.24亿人,美国有5400万患者,中国有1.76亿患者,欧洲仅德法就达5000万患者,但OSA在美国诊断率不到20%,国内极低,中国OSA诊断治疗率不到1% [5] - COPD患者数量庞大,2020年全球约4.7亿人,中国超过1亿人,具有患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病程及治疗周期长、急性加重期住院率高等特征,国内诊断率不足26.8%,渗透率有待提升 [8] 行业渗透率提高方式 - 美国OSA患者从诊断到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在诊断/确诊阶段以提高意识为主,包括新媒体渠道宣传、居家诊断设备规范化、可穿戴设备提高初筛便捷度、减肥药兴起带来的OSA治疗需求提升;试用期以提高产品使用依从性为主,包括算法迭代更新、云数据/App使用;持续治疗阶段以持续改进患者使用体验为主,包括耗材迭代、设备迭代、Saas解决方案 [12] 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 诊断/确诊阶段 - 诊断/确诊可分为4种类型设备,金标准是有人值守的PSG,疫情前美国家庭睡眠呼吸暂停检测占比45%,实验室检测占比55%,疫情后预计居家检测持续提高,家用睡眠呼吸暂停诊断设备需求有望持续增加,但目前较难产生绝对优势产品,可穿戴设备有望提高OSA诊断率,减肥药兴起有望刺激OSA诊断治疗需求 [14][15][16][17] 试用期 - 美国Medicare报销CPAP产品需满足患者确诊OSA、产品纳入Medicare范围内、患者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符合依从性要求等条件,报销比例为Medicare承担80%,自费20%,瑞思迈作为全球呼吸机龙头,互联网医疗模式发展迅速,其AirView和myAir系统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18][21] 持续治疗阶段 - 设备迭代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改进,如体积、重量减小,加湿、加热管路设计合理,便捷程度提升,用户交互操作界面友好,完善智能互联、蓝牙连接等功能;面罩耗材有多种更新设计;Saas解决方案如瑞思迈通过相关平台实现后续所有流程 [24][26] 不同地区的情况 收费报销规则及市场准入条件 - 美国医保市场符合条件后按月付费,最多付费13个月;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按医疗服务费用报销,比例100%;土耳其按产品规定报销额度;美国市场只有瑞思迈和怡和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主要系两家企业产品线齐全,云平台数据建设逐渐完善,在DME的综合评价较高,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准入条件,中国全自费 [27][28] 各公司销售模式 - 瑞思迈在德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销售人员可以直接与患者和医生接触销售推广,在美国、法国及大多欧洲市场是通过销售到DME这类机构,由DME给到终端患者,在现金支付市场推出“订阅计划”;怡和嘉业在美国、加拿大由RH独家经销,国内及欧洲等在当地找多家一线经销商合作 [29][31] 家用呼吸机产品壁垒 - 设备端研发壁垒主要体现在呼吸机输出压力控制能力、呼吸事件的识别与判断、治疗数据传输、噪音控制、湿化能力、防返流、Smart控制等方面;耗材端研发壁垒主要体现在衬垫等脸部接触技术、面罩固定技术、面罩的低噪声排气技术 [32][33][34][35][36] 企业相关情况 - RH吸引多位前瑞思迈、飞利浦高管加盟,管理层竞争力加强;RH、瑞思迈对于DME各有优势,从进货价方面看,RH较瑞思迈有优势,从医保回收成本看,瑞思迈因其依从性更高,优势更大;以怡和嘉业产品为例介绍了设备和耗材的价值链拆分情况;美国DME主要供应瑞思迈和怡和的产品;国内家用呼吸机设备获批厂家接近40家,但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 [37][38][40][42][44] 设备获批情况 - 列出了国内、美国家用呼吸机设备获批情况,包括器械名称、公司名称、批准省份等 [44][45][46][47][48][49] 设备及耗材更换频率 - 给出了家用呼吸机及耗材的更换频率,如管路每3个月更换1次、口鼻组合式CPAP面罩每3个月更换1次等 [50] 家用与医用产品区别 - 从适应症、主要应用场景、操作难度、技术路线、核心技术参数、操作方式、使用寿命、注册认证监管等方面介绍了家用呼吸机与医用产品的主要区别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