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8月19日FDA批准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用于EGFR敏感突变NSCLC一线治疗,此前奥希替尼联合含铂化疗于2月16日获批同适应症,联合疗法获批使奥希替尼单药地位遭挑战 [6] - 联合疗法相比奥希替尼单药在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一线患者中PFS获益更优,OS有获益趋势,亚组分析显示在奥希替尼单药疗效不佳亚组中联合疗法PFS显著获益,一线治疗进展后联合疗法持续获益,OS有望阳性,但联合疗法安全性较差 [6] - 一线治疗未来或趋向多方案并存个性化治疗时代,考虑可及性和安全性等,Osi+CT可能略占优势,多项临床研究探索一线新方案,多种药物组合百花齐放时代将来临 [6] 各目录总结 联合疗法接连获批,奥希替尼单药地位遭挑战 - 2024年8月19日FDA批准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用于EGFR敏感突变NSCLC一线治疗,2月16日奥希替尼联合含铂化疗获批同适应症 [12] - 联合疗法基于MARIPOSA和FLAURA2研究,在总试验人群中相比奥希替尼单药PFS、mPFS和mDoR显著提升,OS未达统计学差异但有获益趋势 [12][13] - 奥希替尼单药对脑转移、L858R突变及亚裔/中国患者等亚组疗效有限,联合疗法在这些亚组PFS显著获益或有趋势,Osi+CT有初步OS获益趋势 [14][15] - 联合疗法安全性差,Ami+Laz治疗组皮疹、甲沟炎等致给药中断和剂量降低,输注反应和肺炎致停药和死亡,显著增加甲沟炎、输注反应等不良事件;Osi+CT治疗组肺栓塞、肺炎和心衰致死亡,显著增加胃肠道反应和血液毒性,化疗与奥希替尼毒性无显著叠加 [18] - 从患者首次后续治疗看,两项研究中联合治疗组和单药组情况接近,一线治疗进展后联合疗法各项指标持续获益,OS有望阳性 [21][22] EGFR突变NSCLC一线治疗展望:个性化治疗&多种组合 - 目前Ami+Laz和Osi+CT为一线推荐方案,但奥希替尼单药仍为首选 [26] - 联合疗法疗效优于奥希替尼单药,但安全性差,Osi+CT安全性稍占优势,Ami+Laz通过更改剂型等有望提高安全性 [28] - 脑转移、L858R突变、亚裔/中国患者及肝转移、TP53共突变、基线ctDNA阳性及未早期清除患者可能更适合联合疗法,相关研究探索潜在获益患者群体 [29][30] - 奥希替尼单药患者依从性最佳,联用方案需静脉注射,Ami+Laz给药频次高、时间长,输注反应发生率高,Ami皮下制剂获批后有望改善依从性 [34] - 美国三个方案均获批,Ami+Laz月治疗费用高;中国仅奥希替尼单药和Osi+CT获批,Ami和Laz未上市,预计Ami+Laz费用高,仅奥希替尼单药纳入医保,Osi+CT有望明年纳入 [36] - 未来一线治疗趋向多方案并存个性化治疗时代,短期内Osi+CT略占优势,多项研究探索一线新疗法,多种药物组合百花齐放时代将来临 [39]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EGFR敏感突变NSCLC一线治疗格局变化,联合疗法优势大,新疗法涌现,多数药物组合基于三代EGFR TKI,国内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的三代TKI有阿美替尼、伏美替尼和贝福替尼等,EGFR突变NSCLC领域开展研究的ADC值得关注 [4][42] - 建议关注探索该领域组合疗法的公司,如翰森制药、艾力斯、贝达药业、益方生物、石药集团、迪哲医药和百利天恒等 [4][42]
医药行业周专题:EGFR突变NSCLC一线治疗步入新时期
东方证券·2024-10-14 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