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行业研究框架(一):周期向上,景气可期
中泰证券·2024-10-22 19: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行业"增持"评级,预期未来6-12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以上。[60] 报告的核心观点 大周期:船舶周期与经济周期共振,步入上行阶段 1) 经济发展对航运市场及造船市场存在明显的牵引作用,呈现"经济增长→航运市场繁荣→造船市场繁荣"的产业律动规律。[2][3][26] 2) 2021年至今,在经济弱复苏的带动下,海运贸易量回暖,航运运价指数呈现"波动上行"趋势,带动造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2][3][30] 中周期:船舶老化、新环保政策推动船舶更新需求;行业产能出清下,造船价格维持高位 1) 全球船舶"老龄化"严重,大量老旧船舶将在未来5年左右迎来拆解,催生中短期更新需求。[34][35] 2) IMO新规要求船舶满足EEXI指标,大量船只需要改造,促使船东拆解旧船,购买新船。[39] 3)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船厂经历大量破产和资产重组,产能快速出清,行业集中度显著上升,造船市场供不应求,新船价格将维持高位。[40] 小周期:地缘冲突及公共卫生事件扰动船舶需求 1) 新冠疫情导致集装箱船运力下降,集装箱航运市场供不应求,推升集装箱船新增订单。[41] 2)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天然气供应受阻,推动LNG船新增订单。[42] 3) 红海危机导致集装箱航运运力短缺,推动集装箱船新增订单。[43][44] 根据报告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船舶-航运产业链:下游航运需求驱动中游船舶制造 1) 上游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设计,中游为船舶制造,下游为海运、租赁和国防军工。[18][19][20] 2) 造船周期从订单签约到交付一般为16-36个月,建造及支付节点包括开工、切钢板、铺龙骨、下水和交付。[19] 3) 下游以海运为主,市场空间广阔,干散货、油品和集装箱占全球船舶运力的比例分别约为45%、30%和15%。[20] 2. 大周期:船舶周期与经济周期共振,步入上行阶段 1) 经济发展对航运市场及造船市场存在明显的牵引作用,呈现"经济增长→航运市场繁荣→造船市场繁荣"的产业律动规律。[2][3][26] 2) 2021年至今,在经济弱复苏的带动下,海运贸易量回暖,航运运价指数呈现"波动上行"趋势,带动造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2][3][30] 3. 中周期:船舶老化、新环保政策推动船舶更新需求;行业产能出清下,造船价格维持高位 1) 全球船舶"老龄化"严重,大量老旧船舶将在未来5年左右迎来拆解,催生中短期更新需求。[34][35] 2) IMO新规要求船舶满足EEXI指标,大量船只需要改造,促使船东拆解旧船,购买新船。[39] 3)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船厂经历大量破产和资产重组,产能快速出清,行业集中度显著上升,造船市场供不应求,新船价格将维持高位。[40] 4. 小周期:地缘冲突及公共卫生事件扰动船舶需求 1) 新冠疫情导致集装箱船运力下降,集装箱航运市场供不应求,推升集装箱船新增订单。[41] 2)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天然气供应受阻,推动LNG船新增订单。[42] 3) 红海危机导致集装箱航运运力短缺,推动集装箱船新增订单。[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