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产业周期峰回路转,内生成长步步高升
东海证券·2024-10-29 15:11

半导体行业分析方法论 - 半导体行业具有周期性和成长性两大特点 [1] - 半导体行业的关键指标包括价格、库存、产能供给、终端需求等 [1] - 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在产业链上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1] 半导体周期与国产化 - 当前存储模组价格小幅下跌,存储芯片价格底部震荡 [1] - 2024年全球销量低迷,企业库存依然较高,短期供给紧平衡,长期供给充裕 [1] - 2024H2或继续保持底部弱复苏趋势 [1] - 我国半导体企业长期国产化速度越往后对我们越有利,短期内受全球周期的冲击在逐步缓解 [1] - 短期可关注AI与周期复苏的板块,长期关注供应链与汽车等高端芯片的市场机遇 [1] 半导体下游需求展望 - 手机、PC、平板等传统消费电子占据需求的70%左右,长期销量相对饱和 [1] - 新能源车、AI服务器、智能穿戴等新兴应用是驱动行业需求边际增长的关键 [1] - 2024H2或维持弱复苏趋势,2025年随着经济复苏,半导体需求大概率有所好转 [1] 半导体细分赛道机遇与风险 主线一:AI创新 - AI大模型引入后实现云端AI的巨大进步,AI服务器高速增长 [2] - 数据中心建设驱动算力芯片与光模块大量受益 [2] - AI由云端到消费端的产品陆续推出,驱动算力芯片等组件增长 [2] - AIOT不仅随着AI加持行业高增长,零组件国产化加速发展趋势不变 [2] 主线二:消费电子周期复苏 - 通用型芯片、代工、封测的价格均对行业景气度较为敏感 [2] - 本轮周期底部从2019年开始,2023年供给逐步出清、需求逐步恢复 [2] - 我国晶圆代工、封测、部分半导体产品市场已经积累一定产业资源 [2] 主线三:国产供应链 - 海外对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全面管制集中在先进逻辑与存储产业 [2] - 我国自主可控企业在设备、材料、EDA多个领域全球供给占比不足10% [2] - 国内部分企业在一些细分市场完成0-1突破,多数细分市场已经量产到部分28nm产品 [2] - 国内大型存储与代工厂新建晶圆厂对国产供应链的比例或有较大幅度提升 [2] 主线四:汽车与工业 - 新能源车电动化带来功率器件及MCU价值高增长 [2] - 我国在汽车与工业上多个类型芯片的国产化率仍较低,国产空间较大 [2] - 2024H1行业需求增速不及预期,随着国内经济政策的大力刺激,后期行业价格与销量大概率回暖 [2] 投资建议 - 主线一:关注算力芯片、光模块、光芯片、AIOT芯片等 [2][4] - 主线二:关注消费电子芯片、晶圆代工、封测等 [2][4] - 主线三:关注半导体设备、材料、零组件等 [2][4] - 主线四:关注功率器件、模拟芯片、MCU等 [2][4] 风险提示 - 国际供应链风险 [158] - 消费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158] - 专利、技术、人才风险 [158] - 原材料涨价风险 [158] - 产能过度扩张风险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