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造系列报告①:把握合成生物发展趋势,聚焦产业链上下游突破
招商银行·2024-11-08 20: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无相关内容可总结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合成生物学从“格物致知”到“造物致用”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生物经济发展,在多领域有颠覆性、渗透性作用,具备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潜力,政策与技术发展双轮驱动,伴随下游市场逐步成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1][2]。 - 聚焦合成生物产业链,重点关注下游重磅品种突破,全产业链分析合成生物产业时,原料层、工具层、技术平台层和下游应用层各有特点和发展方向,下游应用层在多个领域已部分突破,是当前关注重点[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合成生物:造物致用,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生物经济发展 - 合成生物学汇聚多学科发展,基于工程化理念对生物体进行设计、改造或重新合成,推动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跨越,引领产业技术变革和生物经济发展,具有多学科交叉、对技术、成本控制、研发人员要求高的强壁垒属性,其产品可覆盖60%化学制造产品,影响多个传统行业[27]。 - 合成生物学发展大致分为创建时期(2004年以前)、扩张和发展期(2004 - 2007年)、快速创新和应用转化期(2008 - 2014年)、新发展阶段(2015年以后)四个阶段,逐渐完成以DBTL循环为核心的研发模式[32]。 - 合成生物学产业链可分为原料层、工具层、技术平台层和应用层,各层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应用层涉及多方面的应用开发和产品落地,现阶段行业整体处于产业发展早期,不少生物技术公司为中下游一体化布局[34]。 - 合成生物学作为赋能型技术,从成本、创新和循环方面为制造业赋能,根据终产品的需求体量和单位价值可将其赋能场景划分为三类,不同类型的产品面临不同挑战[35]。 二、政策与技术发展双轮驱动,伴随下游应用逐步成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 碳中和背景下生物制造成为国家战略,国内从“十二五”开始支持生物制造,“十三五”将合成生物技术列为颠覆性技术之一,“十四五”强调生物合成应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各地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38]。 - 合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是底盘细胞构建和生产规模放大,基因测序、合成、编辑技术和发酵技术等取得进展,伴随使能技术突破性发展,下游应用加速成熟,同时合成生物投融资整体呈现高速增长后逐渐回归理性[40][41]。 - 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过去五年高速增长,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远期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到2030 - 2040年每年有望带来1.8至3.6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44]。 三、全产业链分析合成生物产业,重点关注上下游突破 - 原料层主要分为三代碳源,正从第一代碳源往二三代碳源升级,第一代碳源存在与人争粮问题,第二代碳源的非粮碳源如秸秆较有潜力,第三代碳源目前处于研发向商业化转化初期,合成气生物转化是另一条重要路径[46][47][49][50]。 - 工具层围绕设计 - 构建 - 测试 - 学习(DBTL)展开,目前处于分散化创新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化形态,各环节国内外发展有差异,在基因编辑、测试环节等方面国内与国外存在差距,学习环节国内外均处于发展初期[51][52]。 - 技术平台层主要分为细胞铸造厂、无细胞合成平台和酶工程平台等,目前存在与下游脱节问题,部分技术平台型企业转型应用开发型企业,国内平台赋能型企业处于商业模式早期阶段,仅在工业酶开发上与海外差距相对较小[64]。 - 合成生物在医药、化工材料、消费品领域、农业食品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各有特点和发展阶段,医药领域包括医药化工和创新疗法,化工材料领域性能与成本平衡是商业化成功关键,消费品领域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农业领域技术壁垒较高处于商业化初期,生物能源领域开发成本高需突破规模下的成本优势[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