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基数和政策扰动使院内诊疗短期承压,低值耗材延续快速增长趋势,不同子板块分化明显,预计 2024Q4 开始设备更新政策逐步落地,2025 年医疗器械板块增长趋势向上,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2][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高基数 + 政策扰动下行业基本面触底,低耗板块延续快速增长趋势 - 2024 前三季度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 1880.07 亿元,同比下降 1.16%,扣非净利润 272.42 亿元,同比下降 11.43%,各子板块中,前三季度收入和扣非利润增速从高到低均为低值耗材、高值耗材、医疗设备、体外诊断[2][7] - 2024 年单三季度,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增长 0.78%,环比下降 7.03%,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17.02%,环比下降 33.29%,子板块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序与前三季度一致[2][9] - 2024 前三季度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期间费用率 32.23%(+0.88pp),单三季度期间费用率 34.15%(+0.42pp),主因汇兑损益影响财务费用[12][18] - 2024 前三季度医疗器械板块毛利率 49.34%(-1.66 pp),净利率 14.90%(-2.08pp),耗材集采和设备规模效应减弱影响短期盈利能力[18] - 2024 前三季度医疗器械板块资产负债率为 26.26%(+1.79 pp),应收账款周转率 2.51 次(+0.05 次),存货周转率 1.58 次(+0.02 次),负债水平略有上升,周转水平相对稳定[19] 体外诊断:DRGs + 集采扩面持续负面扰动,关注出海和差异化高景气细分 - 2024 前三季度子板块收入下降 5.12%,扣非利润同比下降 11.48%,2024Q3 收入同比下降 2.30%,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14.83%,同比下降趋势较 Q2 进一步收窄,多数企业进入常态化增长状态[2][20] - DRGs 和集采扩面影响量和价,临床拆套餐等或影响样本量,生化集采使企业面临降价压力,展望 2024Q4 和 2025 年,DRG/DIP 边际影响有望减弱,但集采范围扩大,国产企业面临挑战与机遇[2][20][21] - 看好出海和差异化高景气细分两条投资方向,出海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等,差异化高景气细分建议关注九强生物、亚辉龙、诺唯赞等[2][21] 医疗设备:招投标延后+渠道去库存影响短期业绩,看好后续设备更新政策落地 - 2024Q1-Q3 子板块收入下降 2.18%,扣非利润同比下降 13.74%,2024Q3 收入下降 4.49%,扣非净利润下降 30.99%,增速下滑因设备更新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医疗反腐致招投标放缓及企业清理渠道库存[2][3][22] - 2024 年 8 - 9 月部分品类招投标有环比改善趋势,9 月个别品类同比增长,认为医疗反腐未影响终端采购需求,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后前期挤压需求有望释放[23] - 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头部企业[3][23] 高值耗材:分化显著,看好集采出清+稀缺高壁垒创新品种 - 2024 前三季度子板块收入增长 4.08%,扣非利润同比增长 4.54%,2024Q3 收入增长 2.77%,扣非利润下降 3.63%,在高基数下仍保持增长[3][24] - 常用高值耗材大多已纳入集采,降价压力释放,国产中标份额提升,建议关注集采即将出清的骨科龙头三友医疗,看好电生理领域进口替代,如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3][24] 低值耗材:增长趋势延续,看好海外 OEM/ODM 模式持续放量 - 2024 前三季度收入增长 13.17%,扣非净利润增长 36.04%,24Q3 收入增长 19.76%,扣非净利润增长 70.74%,业绩增长显著[3][25] - 增长原因一是 OEM/ODM 企业恢复增长,二是防护产品企业量价齐升,看好具备强出海能力的低耗企业,建议关注美好医疗、维力医疗等[3][25] 重点关注细分板块:内镜设备消化渠道库存,ICL、骨科有望迎来拐点 -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 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持续看好国产创新品牌,如迈瑞医疗、澳华内镜等,建议布局差异化细分龙头或有边际向好变化的优质标的,如三友医疗、美好医疗等[3]
医疗器械板块2024三季报总结:政策扰动下基本面见底,看好院内诊疗边际改善+设备更新陆续落地
中泰证券·2024-11-11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