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阿根廷的贫困率持续高企,尽管公共支出增长了2.6倍,但贫困率仍保持在25%以上 [14][15] - 阿根廷的贫困率在拉美地区相对较低,但过去十年中贫困率有所上升,而其他拉美国家则有所下降 [55][56] 核心观点 - 阿根廷的贫困问题主要源于宏观经济失衡、通货膨胀、低生产率以及气候风险等因素 [15][24][45] - 贫困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尤为突出,58%的0-14岁儿童生活在贫困中,而65岁以上人口的贫困率为17.6% [31][32] - 阿根廷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大量非正式就业,约50%的工人为非正式或自雇工人 [40][42] - 气候变化对阿根廷的贫困人口影响显著,特别是北部地区和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洪水风险与高贫困率重叠 [47][48] 行业驱动因素 宏观经济失衡与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是阿根廷贫困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速度快于整体通胀,对贫困家庭影响更大 [24][27] - 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公共支出效率低下,限制了贫困人口的资产积累 [26][28] 劳动力市场与收入 - 劳动力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但非正式就业和低质量工作导致收入不稳定,尤其是低收入群体 [20][22] - 2016年至2023年间,劳动力收入下降占贫困率上升的60%,公共转移支付在缓解贫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19][73] 气候变化与脆弱性 - 气候变化加剧了贫困人口的脆弱性,特别是干旱和洪水对农业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显著 [45][49] - 低收入群体更容易受到气候冲击的影响,缺乏应对气候变化的资源和能力 [47][51] 政策应对与贫困陷阱 收入转移政策 - 收入转移政策是阿根廷反贫困政策的基石,但其效果受到宏观经济不稳定和财政政策的限制 [21][42] - 公共转移支付在贫困家庭收入中的占比从2016年的19%增加到2023年的27% [19][105] 结构性障碍与收入生成 - 阿根廷的低生产率、非正式就业和收入波动形成了贫困陷阱,特别是在北部地区,正式就业比例低于20% [38][39] - 低收入家庭缺乏积累生产性资产的能力,导致收入生成能力受限 [122][128] 气候适应与可持续发展 - 阿根廷需要加强气候适应措施,特别是在农业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以减少气候风险对贫困人口的影响 [50][53] - 绿色经济转型对贫困人口来说存在挑战,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方面的不平等 [51][53]
Poverty Traps in Argentina - Poverty and Equity Assessment
世界银行·2024-11-12 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