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三阶段”缺口视角看银行资产质量和拨备水平:风险分类新规迎过渡期末年,上市银行“三阶段”缺口压力如何?
东方证券·2024-11-12 21: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银行业进入低息差经营环境,中短期营收增速或低位运行,成本管控重要,本报告关注不良认定和拨备“补提”压力,前瞻银行利润增长分化 [1] - 拨备计提从统一比例法到五级分类法,再到预期损失法;风险分类从贷款走向全资产,逾期天数成核心标准 [1] - 股份行和部分城商行不良认定不充分,纳入非信贷资产后股份行资产质量压力大 [1][24] - 股份行及部分城商行阶段三资产拨备覆盖率不足,少数银行增提拨备压力小,利润增速稳定可期 [1][28] 各部分总结 制度变迁回顾 拨备计提 - 1998 - 2001年为统一比例法,按各类贷款年初余额一定比例提取,不同行业比例不同,后取消贷款类别,明确计提比例 [10] - 2002 - 2017年为五级分类法,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明确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专项和特种准备,专项准备按五级分类计提 [10] - 2018年以来为预期损失法,我国要求商业银行用预期信用损失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原银保监会规范实施内控机制和管理流程 [15] 风险分类 - 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主要针对信贷资产;2016年要求银行对非信贷资产进行风险分类 [20] - 2023年《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更新贷款五级分类法,明确金融资产范围,将逾期天数作为重要分类标准 [22] 从“三阶段”缺口看银行不良认定充分程度 - 用三阶段缺口表征银行不良认定充分程度,股份行和部分城商行不良认定相对不充分,三阶段缺口合计约820亿元,隐含不良率2BP [24] - 纳入非信贷资产,股份行资产质量压力相对最大,部分股份行和弱区域城商行阶段三资产占比更高 [25] 从“三阶段”看银行真实拨备水平 - 股份行及部分城商行阶段三资产拨备覆盖率相对不足,阶段三贷款拨备覆盖率方面,部分银行低于150%或大幅低于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28] - 阶段三金融投资拨备覆盖率银行间分化显著,国有行及部分优质区域城商行充足,股份行及个别城商行是“洼地” [28][29] - 截至24H1,上市银行阶段三资产拨备覆盖率约217%,拨贷比接近70%,少数银行在90%以上,增提拨备压力小,利润增速稳定 [29] 投资建议 - 稳增长政策落地,地方化债提速,部分区域性银行有望受益,广谱利率下行,高息存款重定价和财政加力利好银行资产负债表修复 [2][31] - 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基本面稳定、受益化债逻辑的区域性中小行,如渝农商行、重庆银行;二是顺周期品种,如江苏银行、常熟银行等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