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作质量指数(JQI)在各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智利和哥斯达黎加处于领先地位 [2] - 各国内部工作质量也存在重要差距,女性、青年和农村工人的工作质量较低 [2] - 调整工作质量后,多数国家的就业与GDP弹性增强,经济增长不仅与创造就业有关,还与创造更好的工作有关 [2] - 贫困和不平等减少的时期往往伴随着工作质量的提高 [2] - 低劳动生产率与该地区较差的工作质量相关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动机和方法 - 就业和收入变化是过去十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C)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工作在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方面的作用不仅限于收入水平,还包括社会保险覆盖、稳定就业和工作满意度等方面 [4] - 为工作特征赋予货币价值存在高度模糊性,尤其是在跨国和跨时间比较工作质量时 [5] - 采用Brummundi、Mann和Rodriguez - Castelan(2018)的方法分析工作质量,该方法将工作的四个维度(收入、福利、安全和满意度)综合成一个指数 [6] - 四个维度的衡量标准分别为:劳动收入高于贫困线(每天6.85美元,2017年购买力平价);工作提供健康保险或退休福利;工作被认为是安全的(有合同、永久工作或工作至少三年);如果工人没有第二份工作,则认为其对工作满意 [7][8] - JQI根据Alkire和Foster(2011)的框架构建,取值范围在[0,1]之间,最低收入水平是拥有高质量工作的必要条件 [10] 研究结果 - 工作质量的不同维度在LAC各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福利和安全方面。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玻利维亚、巴拉圭和秘鲁的福利覆盖水平最低,乌拉圭和智利最高;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的工作安全水平较低;劳动收入贫困的跨国差异较小,洪都拉斯和秘鲁有较大比例的工人收入低于贫困线;工作满意度在各国之间相对稳定,但在其他维度表现较差的国家(如洪都拉斯、秘鲁和危地马拉)最低 [11] - 综合JQI的不同维度,智利和哥斯达黎加的工作质量最高,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秘鲁最低。多数国家在研究期间工作质量有所提高,阿根廷、哥伦比亚和秘鲁的增幅最大,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则有所下降 [14] - 工作质量与各国的福利指标高度相关,JQI每提高0.01,人均GDP约增加0.9%,贫困率约下降0.9个百分点,与不平等的关联为负但较弱 [17] - 多数LAC国家在调整新创造工作的质量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增强。在研究期间,多数国家的就业 - 产出弹性在0.17至0.92之间,表明经济增长伴随着更多就业和更高生产率。唯一GDP增长伴随着就业不成比例增加和生产率下降(弹性大于1)的国家是洪都拉斯,调整工作质量后其弹性降至0.75 [20] - LAC各国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往往工作质量也较高,多数国家工业部门的工作质量最高,其次是服务业和农业 [23] - 欠发达经济体工作质量较差可能反映了其结构转型阶段,除乌拉圭外,LAC所有国家农村地区的工作质量均低于城市地区,洪都拉斯的城乡差距最大 [25] - 性别工作质量差距在LAC普遍存在,秘鲁(19%)、玻利维亚(12%)和厄瓜多尔(10%)的差距最大,巴拿马(5%)和智利(3%)最小。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的性别差距也很小,但两国男女的工作质量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极低 [26] - 工作质量的国内差异还与工人的生命周期阶段有关,LAC所有国家中,15至24岁年龄组的JQI最低。青年与壮年工人(25至54岁)的JQI年龄差距在乌拉圭(42%)、玻利维亚(37%)和秘鲁(30%)最大,萨尔瓦多和多米尼加共和国最小(分别约为8%和14%)。壮年与老年工人(55至64岁)的年龄差距较小,多数国家约为5%或更低,只有萨尔瓦多、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的差距在14%至22%之间。乌拉圭和巴拿马存在“反向”年龄差距,老年组的工作质量高于壮年工人(约2%至7%) [27][28] 最终结论 - 该技术报告对LAC的工作质量指数(JQI)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地区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工作质量存在显著异质性 [31] - 更好的工作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转型阶段密切相关,国内工作质量最差的是农村、女性和年轻工人 [31]
The Quality of Job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世界银行·2024-11-14 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