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产市场低迷和地方化债背景下,建筑施工行业持续分化--建筑施工企业信用风险研究
联合资信·2024-11-29 12: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筑施工行业是强周期行业,景气度与经济增速高度相关,下游发展状况影响大 [1][3][49] - 2020 年以来受房地产调控和地方化债政策影响,行业增长乏力、内部分化明显,资质差企业爆发信用风险 [1] - 未来行业市场压力或下降,但内部分化持续,市场集中度提升,央企和强实力地方国企优势突出,弱实力地方国企和民企竞争压力大 [2][5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行业景气度与经济增速相关,2015 年以来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低位波动,2019 年以来新签合同额增速放缓,2023 年由正转负 [3] - 竞争格局变化,央企和地方国企优势突出,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民营企业面临业务下滑、债务违约等风险,行业持续出清 [3] 房地产政策调控及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 2020 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趋严,房企信用风险向建筑施工企业传导,近期利好政策对建筑施工行业拉动效果待察 [4] - 2020 年 8 月“三道红线”发布,银行信贷流向房地产领域增速下降,房企新开工意愿和面积下降 [5] - 2022 年底以来融资政策支持助行业信用端困难纾解和流动性优化,但地产企业资金压力仍大,2023 年三季度起房企贷款余额负增长 [5] - 2024 年利好政策频出刺激市场需求,但长期看政策传导效果待察,建筑施工企业减少弱资质和长回款周期项目,新签其他项目维持规模 [8] 城投化债及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 2023 年中央出台“一揽子化债方案”,城投公司新增融资受阻,重点省份政府投资新开工项目受影响,建筑业新签合同额负增长,不同所有制企业分化加剧,订单向央企集中,地方国企新签合同额首现负增长 [9][11] - 2023 年全国建筑业新签合同额同比降 2.85%,17 个省份负增长;2024 年上半年负增长省份扩至 20 个 [11] - 2023 年八大央企新签合同额同比增 7.68%,占比提至 42.26%;地方国企同比降 2.15% [13] - 央企受化债政策影响小,可获更多项目;地方国有建工企业与政府绑定深,受影响大;民营建工企业规模小、抗风险弱,发展放缓 [17] 不同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 2019 年以来企业对下游垫资规模上升,议价能力下降,央企垫资小、议价强,民企议价弱,需关注短期流动性风险 [19] - 近五年行业整体对下游垫资规模波动增长,(应收账款 + 存货 + 合同资产)/流动资产指标中位数由 2019 年末 59.71%升至 2023 年末 66.47%,2021 年末受“三道红线”冲击增长 5.84 个百分点 [19] - 分企业看,2019 年起央企占款低于行业中位值,地方国企和民企高于行业中位值,2022 年末民企该指标中位数大幅攀升至 73.77%,2023 年末维持高位 [21] - 近五年行业整体议价能力下降,(应收账款 + 存货 + 合同资产)/(应付账款 + 应付票据 + 合同负债)指标中位数由 2019 年末 81.71%升至 2023 年末 102.70% [23] - 分企业看,央企议价优势显著,指标中位数低于行业且在 100%以下;地方国企议价能力减弱;民企议价能力弱,2021 年后维持高位 [23] 盈利能力分析 - 近年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不同性质企业盈利能力分化加剧,民企利润空间缩窄 [26] - 近五年行业整体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波动下降,位于 6.20% - 6.86%之间,2023 年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分别为 7.56%、4.24%和 2.17%,民企受政策冲击大,逐年大幅下降 [27] - 近五年行业整体营业利润率中位数在 9.32% - 10.00%之间波动,央企和地方国企与行业接近,民企营业利润率下降,2023 年小幅回升 [27] 偿债能力分析 - 民营企业融资和成本转嫁能力弱,资金周转风险突出;地方国企受化债政策影响,业绩增长和资金周转压力大,需关注偿债和流动性风险 [31] - 建筑施工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率普遍高,民企债务水平低于央企和行业,2019 - 2023 年民企该比率中位数由 36.39%增至 48.05%,增幅高于央企和地方国企 [32] - 近五年行业整体短期债务占比指标中位数由 2019 年末 57.66%降至 2023 年末 47.69%,民企降幅显著高于央企和地方国企 [35] - 2021 年以来行业现金短期债务比下降,央企优于其他企业,地方国企和民企低于行业中位数,未来短期偿债指标或承压 [38] - 2020 年起行业筹资活动净现金流中位数缩减,央企增长,地方国企和民企下降,民企自 2020 年起为负,流动性压力大 [39] 损失规模分析 - 下游行业回款周期拉长等背景下,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计提充分,需关注民营企业坏账计提不充分风险 [42] - 2019 - 2023 年行业整体信用减值损失中位数由 0.53 亿元增至 1.76 亿元,央企处于最高水平,地方国企增幅最大,民企最低且增幅平缓 [42] - 近五年行业整体资产减值损失中位数由 0.03 亿元增至 0.43 亿元,央企各年小于行业但规模增长,2021 年同比增 81.98%;地方国企敏感度高,2023 年达 0.77 亿元高于行业;民企 2021 年同比增 73.01%后下降,2023 年三类企业分化大 [45] 涉诉情况分析 - 2021 年受房地产“三道红线”影响,行业诉讼案件数量快速增长,民营企业受影响突出,需关注经营和或有负债风险 [48] - 2020 年以来行业样本企业作为被告诉讼案件快速增长,2021 年增幅 43.81%,民营企业 2021 年和 2022 年增幅分别为 66.45%和 76.35% [48] 总结与展望 - 2020 年“三道红线”使房地产行业景气下行,风险传导至建筑施工行业;2023 年“一揽子化债方案”使建筑行业新签合同额负增长,不同所有制企业分化加剧 [50] - 2019 - 2023 年企业对上游占款和下游垫资规模增长,民企垫资高、议价弱;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民企降幅明显;行业债务负担重,民企增幅大、资金周转风险突出,地方国企业绩和资金周转压力大;企业坏账计提规模提升,央企和地方国企充分,民企计提小且平缓;行业涉诉规模增长,民企案件数量增长快 [51] - 未来房地产市场有望回稳复苏,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缓解,建筑施工行业市场压力下降,但内部分化持续,市场集中度提升,央企和强实力地方国企发展好,弱实力地方国企和民企竞争压力大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