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无明确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浙江省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港口经济优势显著;常住人口持续净流入,城镇化水平较高。浙江省经济和财政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政府债务负担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为主,上市公司众多,制造业产业完备,加快构建"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2] - 浙江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有所增长,但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响,绝大部分地级市土地出让金有所下滑;各地级市政府债务规模均有所增长,其中杭州市和宁波市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轻。浙江省依据自身情况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做出积极应对措施,严控债务风险 [2] - 浙江省拥有存续债券的城投企业数量多,债券存续规模大,主要集中于环杭州湾大湾区地级市。浙江省城投企业行政层级集中于区县级,主体信用级别以AA级及AA+级为主。2024年1-10月,受一揽子化债政策影响,浙江省城投债发行期限进一步拉长,发行利率波动下降,城投债融资呈净流出 [2] - 浙江省城投企业全部债务持续增长,2026年台州市城投债到期规模相对集中;现金类资产对短期债务的覆盖水平有所下降;筹资活动现金保持净流入态势,融资能力较强。湖州市和绍兴市区域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3] 浙江省经济及财政实力 浙江省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 - 浙江省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港口经济优势显著;常住人口持续净流入,城镇化率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浙江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发达程度较高;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为主,加快构建"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 [5] - 浙江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港口经济优势显著。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北与上海市、江苏省接壤,南接福建省,西与江西省、安徽省相连,与上海市、江苏省和安徽省共同构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浙江省综合交通网络便捷,已实现高速铁路陆域市市通、高速公路陆域县县通,内河航道所有设区市通江达海,国内航班基本覆盖全国,旅客、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均位于全国前列;此外,浙江省拥有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的深水良港宁波舟山港,港口经济优势显著 [6] - 浙江省常住人口保持净流入,城镇化水平高。截至2023年底,浙江省常住人口6627万人,较上年底增长50万人;城镇化率74.2%,较上年底提升0.8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2%) [8] - 浙江省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经济发达程度较高。2023年,浙江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82553亿元,在全国排名第四位;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同年,浙江省人均GDP为12.50万元,在全国排名第六位。2024年1-9月,浙江省GDP完成62618亿元,比上年增长5.4% [10] - 浙江省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为主,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浙江省第一产业增加值2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3953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46268亿元,比上年增长6.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41.1:56.1,其中第三产业占比由2013年的47.9%提升至56.1% [11] - 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基石。2023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至22388亿元,其中17个核心传统制造业比上年增长6.8%。同年,浙江省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预计占GDP的比重为28.3%,其中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2.3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 [14] - 浙江省加快构建"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着重培育未来产业。2022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浙江省着力重塑制造业政策体系,加快构建"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即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重点培育高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等15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技术领先性和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新星"产业群;到2035年,浙江省目标成为全球数字变革创新地、全球智能制造领跑者、全国绿色制造先行区,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此外,浙江省着重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2023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浙江省优先发展未来网络、空天信息、仿生机器人等9个快速成长的未来产业,探索发展量子信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6个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到2035年,未来产业目标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15] - 一系列政策对浙江省经济发展形成有力保障。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发布一系列政策助推浙江省经济发展。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央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政策对浙江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浙江省在此政策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的环杭州湾大湾区;未来,浙江省将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此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浙江省是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包括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及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到2025年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15] 浙江省财政实力及债务情况 - 2023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增长,规模居全国第三位,收入质量及财政自给率均较高;政府性基金收入有所下降,但仍对地方综合财力贡献大,浙江省整体财政实力较强。2024年上半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持续增长,但收入质量及稳定性有所下降 [18] - 浙江省政府债务负担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保持增长,2023年底余额位居全国第三位;地方政府债务率和地方政府负债率持续增长,分别排名全国第八位和第七位(从低到高排序) [21] 浙江省各地级市经济及财政实力 浙江省各地级市经济实力及产业情况 - 浙江省大部分地级市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地级市经济发展要素分布不均匀,各地级市GDP总量分化严重,经济发展活力由西南部向东北部渐强,环杭州湾大湾区地级市支柱产业为制造业,国家级产业园区及存量上市企业较多 [25] - 浙江省共辖11个地级市,按照区位可划分为东北、西南、东南共三个部分,其中湖州市、嘉兴市、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及舟山市位于东北部,金华市、衢州市及丽水市位于西南部;台州市和温州市位于东南部。东北部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上海市和苏州市等经济强市相接,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显著;东南部地级市沿海,便于开展对外经贸,但对内部地级市往来相对受限;西南部地级市位于内陆,地理位置欠佳,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辐射较弱 [26] - 环杭州湾大湾区地级市和东南部地级市主要支柱产业为制造业,西南部地级市则以第三产业为主。杭州市已形成文化、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生命健康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并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信息软件等先导产业;宁波市以化工、纺织服装、工业机械为三大支柱产业;其他环杭州湾大湾区地级市和东南部地级市工业基础均较好,承接周边发达城市高端产业和技术外溢,主要以制造业为主;西南部地级市工业基础相对较弱,支柱产业均以第三产业为主,主要集中于家庭装饰品、纸制品、食品加工等行业 [28] - 国家级产业园区及存量上市企业主要分布于环杭州湾大湾区地级市。浙江省拥有1个国家级新区、8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分布于环杭州湾大湾区地级市。截至2024年10月底,浙江省共计拥有上市公司(含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证所)744家,其中杭州市上市公司最多,占比达32%,分布于互联网、信息技术、通信设备制造、食品加工及金融服务行业;宁波市上市公司占比为17%,位居省内第二 [28] - 各地级市经济实力分化明显。2023年,杭州市GDP总量突破2万亿元,宁波市GDP总量突破1万亿元,两地级市合计占浙江省GDP的比重超过44%;温州市、绍兴市、嘉兴市、台州市及金华市GDP总量均超过5000亿元,处于第二梯队;衢州市、舟山市和丽水市经济实力较弱,GDP总量位于2000亿元左右。GDP增速方面,浙江省各地级市GDP同比均有所增长,其中舟山市GDP增速超8%,台州市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方面,环杭州湾大湾区地级市人均GDP明显高于其他地级市,其中舟山市、宁波市和杭州市人均GDP超15万元,金华市和丽水市人均GDP不及全国平均水平 [32] 浙江省各地级市财政实力及债务情况 财政收入 - 浙江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有所增长,但规模差距显著,杭州市和宁波市大幅领先;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响,浙江省绝大部分地级市土地出让金有所下滑,财政自给率低的地级市综合财力对上级补助依赖程度较高 [35] - 2023年,杭州市和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领先,分别完成2617亿元和1786亿元;衢州市、丽水市和舟山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200亿元,处于省内下游水平;其余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位于410亿元至640亿元之间。2023年,浙江省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均有所增长。其中,舟山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超过20%,主要系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上年留抵退税额较大所致。各地级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均在7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及稳定性较高 [36] - 各地级市财政自给率两级分化严重。2023年,杭州市财政自给率近100%,财政自给能力很强;宁波市、嘉兴市及绍兴市财政自给率超70%,财政自给能力较强;其余各地级市财政自给率均低于60%,其中衢州市和丽水市分别仅为34%和28%,财政自给能力弱,综合财力对上级补助收入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 [36] - 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导致绝大部分地级市土地出让金出现下滑。2023年,湖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变化不大,其余各地级市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响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及嘉兴市同比下滑明显。丽水市和舟山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31%和13%,主要系资产盘活和一次性收入带动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 [38] 政府债务 - 浙江省各地级市政府债务规模均有所增长,其中杭州市和宁波市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轻。浙江省依据自身情况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做出积极应对措施,严控债务风险 [35] - 截至2023年底,浙江省各地级市政府债务规模均较上年底有所增长,其中嘉兴市和金华市政府债务增幅超20%。杭州市、宁波市和温州市政府债务余额居于省内前三位,合计占比超过40%。各地级市地方政府负债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其中杭州市和宁波市地方政府负债率均低于20%,但丽水市地方政府负债率超60%。同期,除杭州市外浙江省其余各地级市地方政府债务率均高于100%,其中绍兴市最高,为158% [39] - 2024年,浙江省将优化风险防范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各地制定的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方案,积极稳妥处置和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稳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其中,绍兴市在省内率先出台"三债统管"实施方案,实行资产负债率和举债融资规模双管控,确保债务风险整体可控,并积极筹措资金化解隐性债务 [42] 浙江省城投企业偿债能力 浙江省城投企业概况 - 浙江省有存续债券的城投企业数量多;城投企业行政层级集中于区县级,主要位于环杭州湾大湾区地级市;主体信用级别以AA级及AA+级为主 [44] - 截至2024年10月底,浙江省内有存续债券的城投企业共457家(含母子公司),其中地市级城投企业56家、区县级城投企业329家、园区级城投企业72家。环杭州湾大湾区区县级城投企业占比较高,绍兴市、舟山市、衢州市和丽水市区县级城投企业占比介于50%~60% [44] - 从城投企业主体信用等级看,AAA级主体共36家,AA+级主体共175家,AA级主体共231家,AA-级主体3家,无主体信用级别的主体12家。从地级市分布看,杭州市AAA级城投企业占比最高,达23%;宁波市、绍兴市和台州市AA级和AA+级城投企业数量相近,其余地级市城投企业主体信用级别以AA级为主 [46] 浙江省城投债发行及存续情况 - 浙江省城投债发行及存续规模大,主要集中于环杭州湾大湾区地级市。2024年1-10月,受一揽子化债政策影响,浙江省城投债发行期限进一步拉长,发行利率波动下降,但发行利差波动增长,城投债融资呈净流出 [48] - 2023年,浙江省城投债发行数量993支,同比增长23.7%,发行规模合计7669亿元,同比增长31.7%;从区域分布看,杭州市城投债发行规模最大,占比超过23%;湖州市、绍兴市、嘉兴市和宁波市城投债占比介于12%至14%,其余各地级市的城投债占比均低于10%。2024年1-10月,浙江省城投债发行数量682支,发行规模合计5096亿元,分别相当于2023年全年的68.7%和66.5%。绍兴市和湖州市城投债占比分别较2023年提升5.2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分别跃居至第一、二名;杭州市城投债发行规模为2023年全年的47.5%,跌至第三名 [48] - 2023年,浙江省发行城投债中1年期及以下、3年期和5年期债券分别占比为17.9%、40.4%和35.2%,发行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在一揽子化债政策影响下,2024年1-10月,浙江省5年期城投债发行占比较2023年全年提升27.2个百分点,债券期限有所拉长 [49] - 2023年,浙江省城投债净融资额2183亿元,同比变化不大。各地级市城投债融资均保持净流入态势,其中杭州市城投债净融资额超650亿元,嘉兴市和湖州市城投债净融资额约300亿元,其余各地级市城投债净融资额均低于200.00亿元,其中台州市和舟山市城投债净融资额低于50亿元 [52] - 2024年1-10月,在一揽子化债政策影响下,浙江省城投债融资净流出70亿元。其中嘉兴市、绍兴市、温州市、衢州市及丽水市城投债融资呈净流入态势,其余各地级市均处于净流出状态,其中杭州市和宁波市城投债融资分别净流出77亿元和59亿元 [52] - 2024年1-10月,浙江省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波动下降,但加权平均发行利差波动增长。其中湖州市和丽水市城投债加权平均
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研究报告——浙江省篇
联合资信·2024-11-29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