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主动悬架行业深度报告:关注空悬系统与可变阻尼减振器协同发展
国元证券·2024-12-06 18: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首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主动悬架受益显著,“空气悬架 +CDC+ 预瞄系统”是主流方案 [2] - 空气悬架正从高端走向大众,价格带已下探至 25 万元以内,销量爆发式增长 [2] - 看好空气悬架系统与可变动态悬架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趋势及国产头部供应商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建议关注保隆科技、拓普集团、中鼎股份、孔辉科技(未上市)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动悬架系统总体介绍 - 主动悬架渗透率受益于智能驾驶、新能源、自主品牌渗透率提升,L2+ 及以上 ADAS 功能装配率从 2022 年的 5.8% 跃升至 2024 年 8 月的 14.9% [13] - 主动悬架与智能驾驶结合赋能,“空气悬架 +CDC+ 预瞄系统”方案优势显著,是主流方案 [17] - 空气悬架依托调节阻尼与刚度参数优化驾驶状态,已实现对 20 万元以上车型全方位覆盖,价格有望降至 8000 元左右,2024 年 4 月渗透率达 4.5% [20][25] 主动悬架系统未来趋势一:空悬系统国产份额持续增长趋势确定 - 2024 年前三季度本土品牌空气悬架市场份额超 85%,国产厂商份额提升成确定趋势 [34] - 孔辉科技、保隆科技、拓普集团等国内供应商发展良好,中鼎股份与瑞玛精密等实现突破并追赶 [37][40] - 空气弹簧与空气供给单元基本实现国产化,减振器是未来重点突破环节,孔辉科技等企业正加速研发 [56] 主动悬架系统未来趋势二:可变阻尼减振器有望成为空悬系统平替进入 10 - 15 万元市场 - 自主品牌引领连续可调阻尼悬架价格下探至 15 万元级别,2024 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连续可调阻尼悬架交付新车同比增长 33.66% [59][60] - 可变阻尼减振器可独立于空气悬架系统,兼顾舒适性和操控性,有望与 ADAS 传感器融合 [62][63] - 电磁阀式减振器技术国外垄断,市场份额集中,部分国产厂商加快研发和量产交付 [68][73] 投资策略 - 国产厂商在空悬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孔辉科技等企业实现空气弹簧与空气供给单元国产化突破并研发减振器 [76] - 看好空气悬架与可变动态悬架系统渗透率提升及国产头部供应商发展,建议关注保隆科技、拓普集团、中鼎股份、孔辉科技(未上市)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