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评级变动维持 [2][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伏协会年会召开,涉及产业链各环节议程,协会采取措施凝聚共识应对周期波动,改善预期 [2][10] - 本轮光伏产业周期调整幅度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普遍承压,行业面临企业亏损、内外需求堵点等挑战,但也有应对策略 [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涨跌幅比较 - 电力设备 1M、3M、12M涨跌幅分别为0.50%、31.95%、10.78%,沪深300对应涨跌幅为 -0.59%、20.58%、13.34% [4] 重点股票评级 - 汉钟精机评级为“增持” [2] - 高测股份评级为“买入” [2] - 迈为股份评级为“增持” [2] - 捷佳伟创评级为“买入” [2] 供给端 - 今年前10个月我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保持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达158万吨、608GW、510GW、453GW,同比增幅分别为42%、33%、25%、21% [4] - 供给端产能增速明显放缓,国内投产、开工及规划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75%,国内厂商海外产能逐步崛起,今年组件、硅片及电池海外产能扩产规模接近80GW,涉及北美、中东、欧洲等区域 [4] 需求端 - 今年1 - 10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181.3GW,同比增幅27.2%,增幅较去年同期放缓,6 - 10月单月新增装机量环比下降 [5] - 今年1 - 10月光伏电池和组件出口同比增长41.8%、15.9%,光伏产品出口金额281.4亿美元,同比下降34.5%,整体“价减量增”,10月金额环比上升7.4% [5] - 电池片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印度(占比49.50%),组件出口地更为多元,主要为荷兰、巴西、巴勒斯坦、印度及沙特等国家(合计占比47.4%) [5] - 预计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230 - 260GW,全球新增装机量430 - 470GW,较此前预期值上调 [5] 价格 - 产业链价格下降,四大主材降幅分别约35%、45%、25%、25%,今年前10个月光伏制造端(不含逆变器)产值同比下降43.17%至7811亿元 [6] - 10月中旬以来央企和国企主流组件采购投标和中标价格平均水平企稳,维持在0.68元/w及以上水平,多晶硅、电池、组件在2024Q3有止跌或企稳态势,硅片价格还有一定降幅 [6] 挑战与应对 挑战 - 企业方面,本轮周期下行阶段各环节价格较高点下降约60% - 80%,121家上市企业已有39家亏损,前三季度制造端产值降幅超5700亿元 [9] - 内需方面,国内市场面临土地资源趋紧、配网接入受限、电量电价不确定等挑战,电力现货市场中午间价格承压情况增加,市场价格走低成趋势 [9] - 外需方面,欧美印巴等传统市场存在贸易壁垒措施,土耳其及南方等新兴市场国家在今年6月、9月开始加征光伏组件关税 [9] 应对 - 跨行业协同发展,推动绿氢/氨/醇等工业原料化应用拓展绿电消纳空间,利用构网型储能帮助建立电网友好型光伏项目,支持新兴分布式业态 [9] - 本行业达成共识,不进行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争,严格落实行业制造业规范要求,落实公平竞争规定,严控不合理地方性措施,倡议优化央国企采购招标审批体系,降低价格决策权重 [9]
电力设备行业点评:光伏协会年会召开,凝聚共识应对周期波动
财信证券·2024-12-08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