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量化指增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量化模型捕捉市场超额收益,主要依赖量价因子和基本面因子[1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模拟组合分析显示,量化指增策略的回撤主要由两类因子失效导致: - 65%由量价因子失效引起 - 35%由基本面因子失效引起[14] - 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和因子权重,逐步修复超额收益[14] - 模型评价:量化指增策略在经历回撤后,超额收益逐步修复,表明模型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修复能力[14] 2. 模型名称:高频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利用市场高波动和高成交量特性,通过高频交易捕捉短期超额收益[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高频策略分为日间策略和融合策略 - 日间策略:基于日内价量数据进行高频交易 - 融合策略:结合日间和跨日数据,优化收益表现[5] - 模型评价:高频策略在高波动市场中表现优异,但随着市场成交量和波动率的下降,收益可能逐步回归常态[5]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量化指增策略 - 500指增: - 平均超额回撤:-2.96% - 修复后超额收益:+2.72% - 平均周超额收益:+0.26%[14] - 1000指增: - 平均超额回撤:-3.34% - 修复后超额收益:+2.15% - 平均周超额收益:+0.30%[14] 2. 高频策略 - 500指增高频产品: - 平均超额收益:+9.95% - 周超额收益:近2个月为+1.24%,未来可能降至+0.42%[5] - 日间策略: - 平均超额收益:+3.85%[5] - 融合策略: - 平均超额收益:+5.97%[5]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量价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市场交易量和价格变化,捕捉市场短期波动和趋势[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提取市场价量数据 - 构建反映市场波动和趋势的指标 - 将因子嵌入量化模型中,优化超额收益[14] - 因子评价:量价因子在市场回撤中失效,但在市场修复阶段逐步恢复有效性[14] 2. 因子名称:基本面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公司财务数据和基本面信息,评估个股的长期投资价值[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收集公司财务数据(如ROE、净利润增速等) - 构建反映公司基本面质量的指标 - 将因子与量价因子结合,提升模型的稳定性[14] - 因子评价:基本面因子在市场回撤中部分失效,但仍是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14]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量价因子 - 回撤贡献:导致量化指增策略回撤的65%[14] 2. 基本面因子 - 回撤贡献:导致量化指增策略回撤的35%[14]
主动量化周报:节前维持看多,双线作战
浙商证券·2024-12-08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