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中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核医学行业快速发展,RDC核药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4] - 我国核药产业链仍处于发展早期,随着政策审批的顶层设计的完善和国产医用同位素的放量,将为核药产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5] - 核医学诊断作为核药的第一生产曲线,近几年实现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并保持高增长趋势 [5] - RDC治疗核药有望成为核药的第二增长曲线,未来几年核药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核药的临床作用机制 [16] - 核药,即放射性药物,其临床作用机制主要依托放射性核素在放射性衰变,分为α、β和γ衰变,释放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16] - 根据三种射线不同的特点,核药可分为诊断型核药和治疗型核药 [16] 2. 国内核药产业链框架逐渐清晰 2.1. 上游医用同位素将逐渐国产化 [21] - 放射性核素是核药的主要原料药之一,目前全球已实现商业化的医用同位素有30多种,常用的8种 [21] - 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医用同位素国产化进程,秦山核电站重水堆医用辐照堆预计2024年投产,实现多种医用同位素规模化生产 [25] 2.2. 中游核药产业政策框架清晰,RDC有望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2.2.1. 我国核药的政策门槛高,政策体系持续优化 [27] - 核药除了需要常规的医药生物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审批以外,还需要向所属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放射性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或《放射性药品经营许可证》 [27] - 自2020年起,我国政府各部门密集出台放射性药品的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由顶层构建放射性药物市场未来发展环境 [27] 2.2.2. 核医学诊断渗透率提升,核药有望持续放量 [29] - 2023年我国核药市场规模约为45.5亿元,其中80%以上的核药销售属于诊断性核药 [29] - 我国核医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核医学检测渗透率快速提升 [31] 2.2.3. RDC核药有望打开核药治疗领域 [36] -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也称放射性配体疗法(radioligand therapy),属于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 [36] - RDC药物的临床优势:诊疗一体化 [38] 2.3. 下游核药房布局高度集中 [55] - 因为核药具有半衰期和放射性,核药房选址需要考虑其运输范围 [55] - 我国核药下游主要以核医学科和核药房组成,核药房的投入门槛高 [57] 3. 投资建议 [59] - 建议关注创新核药临床进度靠前的制药企业,如东诚药业、中国同辐、远大医药等 [59] - 建议关注具有核药房布局的核药企业,核药房将会是核药商业化的必要环节,如东诚药业和中国同辐 [59]
医药生物:我国核医学行业快速发展,RDC核药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红塔证券·2024-12-09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