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知》将个人养老金制度拓展至全国,标志着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全面启动,同时针对此前运营过程中的痛点堵点,做了较为全面的优化与调整,特别是丰富产品种类、支持银行销售全类型产品,增加购买保险产品便利性,完善领取条件和办法、减轻流动性不足担忧等或将改变此前"开户热、缴费和投资冷"的现象。估算2023年个人养老金累计资金规模在300亿元左右,中性假设下至2028年有望提升至1413亿元,5年CAGR可达38%,为保险在内的各类金融产品提供发展机遇,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资金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与制度拓展 - 2024年12月12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监局、证监会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制度拓展至全国,规定每年开户行最多变更两次。自2024年12月15日起,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从过去先行的36个试点城市(地区)同步扩大到全国。《通知》特别强调了参加人每年可以两次变更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银行,可能旨在限制银行间存在的无序竞争行为 [1] 产品种类丰富 - 丰富产品种类,将国债纳入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产品名录。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开发符合长期养老需求的个人养老储蓄、中低波动型或绝对收益策略基金产品等金融产品,合理确定个人养老储蓄的期限和利率。此前个人养老金产品种类有限,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本次将国债这类可选期限较长、收益稳定以及形态简单的品种纳入产品范围,将之前试点运营的特定养老储蓄、权益属性更强的指数基金纳入产品名录,可以为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投资能力的参与者提供更多选择,在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的同时助力资本市场发展 [2] 销售渠道与领取条件 - 鼓励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产品,取消通过商业银行线上渠道购买保险产品的"双录"要求。此前个人养老金面临购买和销售渠道不畅通问题,从产品销售端看,绝大多数个人养老金产品在不同商业银行平台上架,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在产品上架过程中面临银行渠道费高、流程周期长等痛点难题,不利于个人养老金业务共赢发展。此次支持银行销售全类型产品、取消银行线上渠道购买保险产品的"双录",有利于提升保险产品的触达面、增加购买保险产品的便利程度,进一步打开个人养老金制度下的养老保险业务发展空间。《通知》增加了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或者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可以申请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情形。个人养老金一大特点就是封闭式管理,除特殊情况外,必须至60岁以后才能领取;但是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收入增长预期不足的情况下,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群对流动性更加看重,因此对于封闭数十年的养老金投资比较谨慎。此次增加领取情形,可以较大程度缓解流动性不足担忧 [3]
保险《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点评:全国推广、产品扩容,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再提速
兴业证券·2024-12-13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