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行业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新技术降本增效永不止步,行业自律推动反转可期
兴业证券·2024-12-16 12:1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伏行业技术迭代不断推进,BC和HJT等新技术有望推动行业降本增效,行业自律机制逐步完善,产业链价格有望修复,高溢价市场供应链要求苛刻,产能出海成为趋势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晶硅电池新技术不断突破,降本增效永不止步 - 光伏电池技术迭代是提升效率的核心,当前技术路线包括PERC、TOPCon、BC、HJT和钙钛矿电池。PERC电池逐步退出市场,TOPCon进入量产爆发阶段,BC和HJT处于量产转化早期,钙钛矿电池仍在研发阶段 [32] - BC和HJT相对于TOPCon组件有20-30W的功率提升,具备技术迭代条件 [41] - BC电池理论效率极限为29.1%,高于TOPCon的28.7%和HJT的28.5%。BC电池降本路径明确,包括设备投资降本、效率提升和无银化降本 [44][47][50] - HJT电池专利壁垒消除,量产化道路已铺平。HJT电池具备双面率优势和温度系数优势,降本方式包括提高效率、工艺提升、设备降本、硅片减薄、降低银耗和低铟技术 [52][53][55][56] - 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能够拓宽光谱吸收范围,提升电池转换效率 [61] 2. 行业自律或将终止恶性竞争,底部反转可期 - 2024年新兴市场需求超出预期,预计全球光伏装机需求长期增速为10-15%,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有望达到489GW,同比增速39% [63] - 行业自律机制逐步完善,行业协会呼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电池组件出口退税率下调,推升出口组件成本及价格,产业链价格有望底部抬升 [71][72] - 行业规范发布,提高新增产能准入门槛,预计未来优质存量产能将持续自我革新,行业格局优化 [76] 3. 高溢价市场供应链要求苛刻,产能出海顺应趋势 - 美国市场高溢价,即使海外生产成本高于国内,海外产能也能获得可观盈利。美国本土硅片、电池产能不足,能够弥补产能缺口的企业有望获得超额盈利 [81] - 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品贸易壁垒提升,反倾销税率初裁结果显示,越南部分企业反倾销税率超50%,东南亚供应链输美难度加大 [83][85] - 美国本土光伏制造产能较少,IRA法案提供生产制造税收补贴,吸引光伏项目落地美国。各光伏厂商纷纷出海,产能出海成为行业趋势 [89][90] 4. 投资建议 - 技术变革角度建议关注BC及HJT等新技术进展,推荐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 [8] - 现有技术路线下头部厂商代表行业先进生产力,推荐光伏主链及辅材龙头,如通威股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 [8] - 高溢价市场电池产能缺口角度,推荐钧达股份,建议关注横店东磁 [8] - 业绩确定性角度建议关注逆变器及支架环节,推荐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