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万联证券·2024-12-17 10:4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是使用固体电解质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具备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关键优势,是锂电池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当前,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布局加速的推动下,固态电池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化转折点即将到来,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固态电池安全性高,有望突破能量密度上限 - 固态电池安全性高,工作温度范围更宽,耐热性更好,且固态电解质具有耐高温、不可燃、绝缘性好的特性,安全性能大大提升 [3][16]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500Wh/kg以上,有望实现能量密度极限的突破 [3][17] 材料体系迭代,从半固体向全固态转化 - 固态电池技术研发难度大,半固体电池是过渡阶段 [4][23] - 电解质方面,氧化物进展较快,硫化物上限较高 [4][24] - 负极材料方面,硅基负极是中短期的主要方案,金属锂是长期的发展方向 [4][25] - 正极材料方面,高电压、高比容量正极材料是发展方向 [4][26] 政策持续发力,市场空间广阔 - 各国政策持续发力,推动固态电池技术落地。日本、美国、韩国、欧盟等国家相继推出固态电池产业相关政策,支持固态电池产业化 [5][28] - 海外布局方面,日韩企业聚焦于硫化物路线,欧美主要投资于初创企业 [5][29] - 国内布局方面,多元路线并举,企业布局持续加速 [5][30] - 产业化转折点将至,未来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5-2030年,固态电池技术进入快速突破阶段,材料体系有望加速迭代。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有望达到614.1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5][10] 投资建议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材料体系迭代,有望带动锂电产业链升级。建议关注在氧化物路线及硫化物路线布局完善、研发进展领先的下游电池厂商,以及具备固态电解质关键原材料生产能力的上游企业 [5][11] - 正负极材料方面,随着固态电解质的应用,锂电池有望兼容高比容量正负极材料,正极材料路线预计将从磷酸铁锂、高镍转向高镍固化、富锂技术路线转化,负极材料路线预计将从石墨烯向氧化硅、金属锂技术路线发展,建议关注高镍正极及硅基负极环节布局领先的个股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