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差钱的恒瑞医药,赴港募资意图何在?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无具体投资评级信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恒瑞医药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创新、产品商业化及公司运营等 [1] - 恒瑞医药的财务状况良好,账上货币资金高达221.32亿,交易性金融资产7.74亿,现金储备规模历史新高,且无银行借款,财务费用为-4.48亿 [5][7] - 恒瑞医药的自由现金流自2017年至今合计流入超过200亿 [7][9] - 恒瑞医药此次赴港融资的目的在于深化与国外药企和投资机构的关系,推广"产品+股权"的出海模式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 恒瑞医药的国际化业务重点在于BD(business development)合作,自2023年起已与跨国药企完成6笔BD合作,总交易金额近100亿美元 [24][25] - 恒瑞医药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了18.7%、33.0%的同比增长,业绩重回上升轨道 [26][27] - 恒瑞医药拥有90余个处于临床阶段的新药产品,丰富的管线为拓展BD合作提供了保障 [30][31] - 恒瑞医药的BD团队已扩展至30多名全职员工,将BD合作收入视为可持续的盈利驱动因素 [32] - 恒瑞医药的仿制药集采影响边际减弱,尚未被集采的重点品种仅剩下3个,合计销售规模约30亿 [33][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产品+股权,出海新打法 - 恒瑞医药自2000年IPO以来未曾实施过定增、配股、发行可转债等权益融资行为 [4] - 恒瑞医药的财务状况良好,账上货币资金高达221.32亿,交易性金融资产7.74亿,现金储备规模历史新高,且无银行借款,财务费用为-4.48亿 [5][7] - 恒瑞医药的自由现金流自2017年至今合计流入超过200亿 [7][9] - 恒瑞医药此次赴港融资的目的在于深化与国外药企和投资机构的关系,推广"产品+股权"的出海模式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 恒瑞医药在2024年5月将旗下三个GLP-1类创新药在大中华区之外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授予Hercules公司,获得超过60亿美元的首付款和各类里程碑款,并获得Hercules公司19.9%的股权 [18][19][20][21] 二、BD合作交易密集,业绩重回上升轨道 - 恒瑞医药的国际化业务重点在于BD(business development)合作,自2023年起已与跨国药企完成6笔BD合作,总交易金额近100亿美元 [24][25] - 恒瑞医药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了18.7%、33.0%的同比增长,业绩重回上升轨道 [26][27] - 恒瑞医药拥有90余个处于临床阶段的新药产品,丰富的管线为拓展BD合作提供了保障 [30][31] - 恒瑞医药的BD团队已扩展至30多名全职员工,将BD合作收入视为可持续的盈利驱动因素 [32] - 恒瑞医药的仿制药集采影响边际减弱,尚未被集采的重点品种仅剩下3个,合计销售规模约30亿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