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军工行业在2025年将迎来结构性反转,并有望延续至2026年 [1] - 2023年以来受行业人事变动影响较小的方向将延续稳健增长,显著延后的方向将迎来系统性修复 [1] - 军工行业需求有望延续增长,平台类产品需求有望保持稳健,消耗类武器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1] 行情复盘 - 2024年初至今(12月6日)国防军工(中信)指数涨幅14.22%,在30个行业中排名第16位,跑输沪深300指数的15.80%、创业板指数的19.86% [1] - 振幅56.59%,超出沪深300指数的39.11%;最大回撤28.75%,超出沪深300的14.41%、创业板指数的20.55% [1] - 军工板块走势继续体现出了较强的波动性 [1] 基本面复盘 - 2024年军工板块的业绩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颓势,2024年前三季度111个军品收入/利润过半的标的营收增速中位数-8.23%、归母净利润中位数-37.36% [1] - 相比2023年全年的营收增速中位数3.50%、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5.17%,业绩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 [1] -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中上游企业在"长鞭效应"影响下,"十四五"前半程"提前超额放量",形成较高的营收、利润基数;2)装备采购低成本、可持续导向下,批次降价压力传导,此前盈利水平较高的中上游企业利润率水平延续203年的下行趋势;3)人事变动因素 [1] 基本面展望 - 2025年军工行业需求将迎来结构性反转并有望延续至2026年 [1] - 2023年以来受行业人事变动影响较小的方向将延续稳健增长,显著延后的方向将迎来系统性修复 [1] - 下游分散的元器件企业需求态势是上述两类下游方向的加权平均 [1] - 在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牵引下,军工行业需求有望延续增长,平台类产品需求有望保持稳健,消耗类武器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1] - 航空发动机、信息化产品在高更新率的推动下将获得超出平台本身的成长性 [1] - 新质战斗力及低成本可持续装备有望成为"十五五"期间军工行业新的增长极 [1] 重点投资方向展望 - 2023年以来需求延后显著的部分导弹武器,产业链相关企业如菲利华、航天电器、新雷能、航天电子、楚江新材等 [1] - 2023年以来需求延后显著的信息化及中小型装备方向,如通信(七一二、海格通信等)、探测装备(航天南湖等),中小型飞机(洪都航空、中无人机、航天彩虹等)、中小型弹药(高德红外等)、远火(北方导航)等 [1] - 穿越"十四五"、面向"十五五"持续高成长的消耗类武器方向(如导弹、远程火箭弹、精确制导炸弹、巡飞弹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如菲利华、航天电器、新雷能、芯动联科、国科军工、国泰集团等 [1] - 产业趋势向上的武器装备出口(军贸)方向,相关企业如航天南湖、国睿科技、航天彩虹、中无人机、晶品特装等 [1] - 稳健的主机平台及核心配套,如航发动力、航发控制、中航沈飞、中航电测(成飞)、中航西飞等 [1] - 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商用大飞机、水下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 [1] 重点标的 - 菲利华、航天电器、航天南湖、国睿科技、航发动力、中航沈飞、中航高科、光威复材、海格通信、七一二、国科军工、国泰集团、航天电子 [1]
军工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十四五”收官之年,结构性反转可待
兴业证券·2024-12-20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