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银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公募基金2025年度战略研究报告-聚焦个人投资者杠铃策略的两端
兴业证券·2024-12-20 14:5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宽基ETF和纯债基金成为今年以来基金公司规模增长的关键因素,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集中 [4][13][64] - 公募基金规模突破历史新高,债券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成为规模增长的主要品类 [37] - 公募交易佣金费率改革落地,推动行业佣金分配机制改革,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38][39] - 多元资产配置理念逐渐被市场接受,FOF和基金投顾成为践行该理念的主要载体 [77][95] 产品演变 - 被动化趋势加速,ETF以其工具属性、低费率等优势替代主动基金,尤其是宽基ETF规模显著增长,截至2024年10月末,ETF规模达到3.53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72.2% [13][45] - 股票型ETF始终是主流产品类型,截至2024年10月末,规模达到2.77万亿元,占ETF规模比重超78% [13] - 宽基ETF规模增长主要受益于中央汇金等机构增持和创新指数推出,宽基ETF规模较去年末增长149.1% [45] - 行业主题ETF规模扩张依赖于权益市场中特定行业的上涨,高弹性产品更容易吸引资金流入 [46] - 个人投资者加速增持纯债基金,截至2024年上半年,个人持有纯债基金规模达1.26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60.4% [75] - 利率下行背景下,短债基金成为货币基金的替代品,个人投资者持有短债基金规模为7528亿元,占短债基金总规模的50.2% [75] 销售渠道 - 券商依托场内ETF独特优势在指数基金保有量上维持领先,上半年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量达7757亿元,占TOP100机构合计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量的57.0% [58] - 互联网三方中,蚂蚁基金通过场外指数基金布局实现权益保有量增长,上半年蚂蚁基金指数基金保有量高达2647亿元,推动其权益保有量环比增长50.7% [17] - 银行渠道权益保有量有所收缩,但债基规模高增推动非货保有量增长,银行成为场外指数基金发行的重要推动力 [79] 竞争格局 - 头部基金公司通过全能型平台实现规模增长,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前三季度非货规模增量达到3000亿元以上 [4] - 部分公司借助ETF优势实现规模和排名双提升,华泰柏瑞基金非货规模排名提升10名进入前十榜单 [4] - 部分公司重点发力纯债型基金实现规模增长,广发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此前以主动权益产品为主的公司也开始大力布局债基条线 [4] - 部分公司此前产品规模集中于主动权益基金,受市场下跌影响规模普遍收缩,同时今年以来在ETF和债基上布局相对滞后,致使整体规模和排名有所下降 [4] -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基金公司面临不进则退的局面,产品线的完备程度将成为竞争的前提,ETF布局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