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获批新药及国产比例均处历史新高,生物药占比显著提升,各地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品(器械)政策推动行业创新,License - out成药品出海重要方式,交易数量和总金额创新高,器械出口海外去库存触及拐点 [61] - 刚需品种成长确定性强,创新产品国内商业化或出海是行业重要结构转变,2025年各领域有相应机会 [61] - 2024年医药反腐冲击淡化,高基数消化完成,院内刚性需求释放,创新带来结构性变化,结合低估值和机构低配,医药主线投资机会突出 [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回顾 - 24年前三季度全行业营收同比持平( - 0.1%),利润端前三季度归母和扣非归母分别同比 - 6.0%和 - 3.2% [91] - 院内板块普遍强于院外,前三季度中药、化药和器械大体平稳,院外零售、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逐季降速,CRO/CMO和医药流通显著改善 [92] - 24Q3利润端边际下滑明显,原因是院外消费力减弱和呼吸道疾病少发 [69] - 零售/化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6.9%/3.0%/2.0%/1.2%,超行业平均,生物制品同比大幅下滑( - 11.3%),CXO增速单三季度有所修复 [70] 行情回顾 - 行业在反腐、药械集采等因素扰动下,市盈率(TTM)降至近10年低点附近,院内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回归正常成长逻辑 [96] - 截止24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产品重仓股中医药持仓占比约9.7%,较24Q2环比下降0.2pct,非医药主题基金重仓股中医药持仓占比降至5.0%,接近历史最低值,且明显低于医药总市值占比(6.9%),处于低配状态 [16][73] - 医药基金逐季提高化药(创新药)持仓,24Q3大幅加仓CXO,下调中药和器械仓位,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和医药零售等板块占比相对稳定,化药配置占比最高(27%),其次为CXO和医疗器械(均为19%) [75] 刚性需求不变,支付端有保证 - 院内诊疗刚需属性强,2016 - 2019年手术量CAGR为9.0%,2024年上半年全国手术量(除产科)同比增长8%,后续手术量预计稳定上升 [99] -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深,2023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7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5.4%(新增3.3个百分点),带来疾病谱变化和银发消费趋势,产生行业性机会 [23] - 2023年我国医疗卫生费用达9.1万亿,GDP占比为7.2%,为近年来最高水平,国家医保基金以收定支,累计结余超4.5万亿元 [106] - 商保有望成支付端重要增量,2023年我国商保收入达9035亿元( + 4.4%),我国商保支出仅占卫生总支出约7%,低于OECD平均水平10%,“医保 + 商保”协同作用有望改善支付能力 [82][101] - 2024年3月国务院推动医疗等领域设备以旧换新,24年院内设备以旧换新进度慢,但从10月第一周起招标项目数量显著增加,随着专项整治行动干扰消退,需求将充分释放 [28] 集采提质扩面,加速进口替代 - 药品集采:前九批国家集采平均降幅稳定在50%以上,拟中选比例呈上升趋势,第十批集采竞争更激烈,价差重要性突出,新增“复活机制”,B证企业及仿制药相关的CRO/CMO受较大限制 [84] - 器械集采:覆盖更全面,趋于温和,除成熟领域外,创新器械也被纳入集采范围,多款产品完成或即将完成续约,规则逐渐优化,集采后国内企业市占率显著提升 [38][113] - 医保谈判: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新调入91种药品,调出43种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谈判/竞价成功率为76%,价格平均降幅63%,略高于往年,创新药谈判成功率超90%,高出总体16个百分点,抗肿瘤药物为主要准入领域 [40][46] 创新涌现,出海正盛 - 国产创新药获批数量维持高位,截至2024年12月2日,年内73款新药获批,30款(41%)为国产新药,获批数量及国产占比与2023年接近,2022年以来生物药占比迅速提升,今年达41% [51] - 各地密集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品(器械)政策,推动行业向创新转变 [61] - License - out成为药品出海最重要方式,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产生73起交易( + 18%),总金额高达336亿美元( + 100%),器械出口海外去库存触及拐点 [61] 挖掘成长,聚焦“刚需 + 出海” 创新药 - Biotech迈入商业化阶段,核心产品商业化放量或接近上市的公司值得关注,如奥赛康、信立泰等 [144] - 国内新药出海打开商业化天花板,截至2024年12月19日,8款国产创新药获FDA批准,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等 [152] 医疗器械 - 关注院内设备更新受益标的、出口产业链公司、创新器械方向(如CGM、心脏瓣膜等)、集采后回暖方向(如骨科和冠脉支架等) [2] CXO&上游产业链 - 全球需求正常,国内在复苏过程中,可关注海外营收占比高,或者国内临床前/临床竞争力强的标的 [2] 投资建议 - 创新药:恒瑞医药、科伦药业、奥赛康、信立泰、海思科、恩华药业、迈威生物、益方生物、甘李药业、特宝生物等 [85][120] -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美好医疗、怡和嘉业、硕世生物、春立医疗、乐普医疗等 [85][120] - CXO&上游产业链: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益诺思、美迪西、药康生物、百普赛斯等 [85][120]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创新涌现,聚焦刚需与出海
东方证券·2024-12-23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