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与策略 - 市场成交量下降。上周(20241216-20241220)全市场成交量下降,沪深两市成交额位于2024年至今的82.0%分位数水平(前值为91.8%)。权重股超额收益有所降低,市场成交小幅缩量[14] - 成交额集中度有所上升。上周,行业层面成交额集中度保持上升趋势,个股层面成交额集中度保持上升趋势。行业层面涨跌幅分化度保持上升趋势,个股层面涨跌幅分化度保持上升趋势[14] - 赚钱效应下降。Top10%个股涨跌幅与中位数涨跌幅的差为6.44%,相比前值下降1.88个百分点。全A涨跌中位数为-2.93%,较前值下降2.77个百分点。Top25%分位数为-0.20%,较前值下降3.13个百分点。Top75%分位数为-5.55%,较前值下降3.07个百分点[14] - 行业换手率下降。上周换手率最高的三个一级行业为:社会服务(32.03%)、传媒(31.01%)、商贸零售(25.90%)。上周换手率最低的三个一级行业为:银行(1.41%)、石油石化(1.75%)、交通运输(4.84%)[14] - 机构调研强度下降。从行业层面的机构调研强度看,电子(10.37%)、计算机(6.32%)、机械设备(4.75%)三个行业的调研强度最高。从宽基指数层面看,中证500的调研强度最大,为0.71。从边际变化看,沪深300的调研强度在上周的绝对变化最大,降低了0.81[14] - 股市资金净流入。上周股市资金净流入451.70亿元,较前值多流入514.78亿元。各分项资金为:(1)融资余额增加10.64亿元;(2)重要股东增持10.34亿元;(3)ETF流入678.66亿元;(4)新发偏股基金23.78亿元;(5)IPO44.42亿元;(6)定向增发8.34亿元;(7)重要股东减持68.78亿元;(8)ETF流出150.19亿元[14] - 资金流出风险增加。上周限售解禁家数为67家,较前值增加11家。限售解禁市值为541.22亿元,较前值增加186.32亿元。预计本周和下周的限售解禁市值为371.95亿元。从行业来看,前两周限售解禁市值最多的三个行业为:电力设备(164.84亿元)、有色金属(93.57亿元)、机械设备(91.78亿元)。有11个行业没有限售解禁出现[14] 计算机行业 - 微软在2024年持续发力人工智能领域,通过调整业务架构、升级AI应用产品和推出自研大模型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其在AI领域的竞争力[16] - 微软的AI产品如Copilot和GitHub Copilot等获得了显著的用户增长和市场认可,同时公司也在不断优化其AI模型和工具,以适应不同行业和用户的需求[16] - 微软还推出了新的AI模型Phi 3.5系列,并与GitHub合作,将AI技术应用于编程和软件开发领域[16] - 投资建议:建议重点关注1)AI应用端,其在多个领域表现出色。建议关注科大讯飞、金山办公;2)推理算力端,其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可关注海光信息[16] 汽车行业 - 月度产销数据:11月全国狭义乘用车零售242.3万辆,同比增长16.5%,环比增长7.1%;今年累计零售2,025.7万辆,同比增长4.7%。11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94.0万辆,同比增长15.3%,环比增长7.6%,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411.5万辆,同比增长5.6%。乘联会初步统计12月全国乘用车厂商零售销量270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11%[9] - 周度数据:12月9日-12月15日国内乘用车上牌65.66万辆,同比+31.5%,环比+17.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上牌31.48万辆,同比+67.2%,环比+11.5%。12月累计(12.2-12.15)国内乘用车累计上牌121.73万辆,同比+32.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上牌59.72万辆,同比+67.0%[9] - 本周行情:本周(1216-1220)CS汽车下跌0.94%,CS乘用车下跌0.58%,CS商用车下跌1.46%,CS汽车零部件下跌0.94%,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下跌3.15%,CS摩托车及其他下跌2.22%,电动车下跌2.03%,智能车下跌0.45%,同期的沪深300指数下跌0.14%,上证综合指数下跌0.7%。CS汽车弱于沪深300指数0.8pct,弱于上证综合指数0.24pct,年初至今上涨19.15%[9] - 行业新闻:1)华为举行首批智能车载光认证合作伙伴签约仪式;2)阿维塔与华为全面深化合作,联合打造下一代系列车型;3)小马智行与广汽埃安合作Robotaxi,首批车型2025年落地;4)均胜电子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5)佑驾创新预计12月27日港股上市[37] - 高频核心数据更新:1)800万像素摄像头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10月,乘用车前视摄像头渗透率为58.8%,其中800万像素摄像头占比为20.69%,同比+12.7pct,环比+0.4pct;2)华为驾驶芯片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10月,乘用车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渗透率为15.6%,其中地平线、英伟达、特斯拉FSD、华为芯片占比分别为13.0%、34.1%、11.6%、14.2%,同比分别变动-4.5、-1.1、-10.7、+10.8pct,环比分别变动+0.4、+4.4、-8.3、+1.4pct[37] - 智能驾驶:标配L2级以上功能的乘用车渗透率10月同比+5pct。2024年10月,乘用车行业L2级以上渗透率为14%,同比+5pct,高速NOA、城区NOA渗透率分别为13%、8.4%,同比分别+6、+6pct,环比分别-2、-2pct。1)传感器:渗透率角度,前视摄像头、前向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10月的渗透率分别为58.8%、48.6%、6.4%,同比分别变动+4、-1、+4pct,环比分别变动-1、+1、+0pct。2)域控制器:2024年10月,乘用车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渗透率为15.6%,同比+7.9pct,环比-1.9pct[37] - 智能座舱:大屏化产品、HUD、座舱域控制器等单品渗透率持续提升,本土企业崛起。从渗透率看,10寸以上中控屏、10寸以上液晶仪表、HUD、智能座舱域控制器10月渗透率分别为82.9%、50.2%、16.2%、24.9%,同比分别变动+8、+3、+4、-pct,环比分别变动-1、-1、-1、-6pct[37] - 智能网联:OTA、T-BOX10月渗透率分别74.1%、66.8%,同比分别+7、+1pct[37] - 投资建议:整车推荐小鹏汽车、零跑汽车、赛力斯。零部件基于数据流推荐:数据获取环节,建议关注豪恩汽电;数据传输环节,推荐沪光股份;数据处理环节,推荐德赛西威、科博达、华阳集团、均胜电子;数据应用环节,推荐星宇股份、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保隆科技、伯特利[37] 社服板块 - 社服板块2025年度策略:从人口结构、消费变迁、政策导引中挖潜行业投资机会[19] -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九华旅游、北京人力、BOSS直聘、亚朵、锦江酒店、中国中免、宋城演艺等。此外,从国家政策牵引来看,冰雪经济、低空经济、首发经济、并购重组等题材标的均可能持续反复被资金重点关注,建议关注长白山、米奥会展、祥源文旅、西域旅游等品种的主题弹性[21] 丸美生物 - 丸美生物公司作为国内老牌美妆品牌,距今已有22年发展历史,目前旗下已拥有中高端眼部抗衰的主品牌丸美(2002年创立)、主打底妆产品的新锐彩妆品牌恋火(2017年收购)、和大众护肤品牌春纪(2006年创立)等在内的品牌矩阵[21] - 今年以来公司经营出现一定拐点,业绩表现具有明显的板块内比较优势,同时公司近期公告公司有丸美股份更名为丸美生物,未来发展战略也将有一定新变化[21] - 国信零售观点:公司在经过3年多调整转型后,目前已实现老牌国货美妆的重新焕发。其中主品牌丸美依托公司在眼霜+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多年研发深耕,并通过线上渠道转型,叠加科技+情感营销深度触达年轻消费者,已经分别成功打造小红笔和小金针两大系列单品,目前正处于产品势能的爆发期。而新锐底妆品牌恋火紧抓消费者底妆痛点,通过内容营销及超头主播实现破圈,并不断升级核心单品同时进行品类延伸,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及利润分别在行业承压阶段逆势高增27%/37%,领先于板块。而在公司更名后未来战略布局有望持续深化,不排除通过外延并购方式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曲线[21] -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明后年业绩有望在今年品牌势能提升下实现爆发,同时产品结构优化及高效费用管控带动毛销差逆势上行,上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至3.68/5.16/6.75(原值为3.68/4.62/5.57)亿,对应PE为37/26/20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21]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41225
国信证券·2024-12-25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