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展望 - 2025年中国经济在财政货币双宽松政策支撑下,名义增速有望回升,出口不确定性增强,但“新三样”等结构性亮点仍存[2] - 2025年价格水平将出现合理回升,但绝对水平依然不强,政策将推动物价工资及资产负债收缩的负循环打破[2] - 全球经济主体走出底部,新兴市场经济增速缓幅回落,发达经济体短期受益于逆全球化,但中长期或受“反噬”[12][13] 股市与资产配置 - 2025年上半年股市或为政策面、情绪面驱动的结构性宽幅震荡行情,下半年有望迎来基本面驱动的牛市[2] - 建议关注高股息大盘价值风格及小盘成长风格,把握“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板块[2] - 黄金中长期受逆全球化、央行购金及多元化配置需求支撑,回调是加仓时机[2] 债市与货币政策 - 债市波动或将加大,建议采用控制仓位、提前介入、回调后灵活布局的策略[8] - 2025年预计降准100BP、OMO降息40BP,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以降低政府债务负担[162][163] 房地产与地方政府 - 地产投资在政策支持下降幅或将收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短期难以为继,新增专项债有望加码[2][39][64] - 居民住房贷款余额同比连续六个季度负增长,房地产下行压力仍在[83][85] 消费与内需 - 消费在“两新”政策扩围及居民信心回升后释放预防性储蓄的消费潜力,将迎来复苏[2] - 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走低,消费支出或再度回落,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仍是未来重要方向[66][47] 出口与全球化 - 出口仍是国内经济的重要拉动,东盟在我国出口金额中占比持续增长,成为有力支持[78][104] - “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出口表现持续走强,有望成为未来出口风向标[106] 财政政策与杠杆率 - 2025年财政政策有望发力,官方赤字率走高概率大,预计杠杆率提升8%-10%[91][155] - 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仍存,化债仍是关键,城投债净融资额首度转负[138][112] 企业部门与产能 - 企业利润阶段性走低,影响产能去化,民营企业动能偏弱,再临寒冬[71][97] - 新产能加速崛起,但短期体量较旧产能仍有差距,出海仍是关键[99][73] 全球经济与通胀 - 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高位回落,逐步进入平稳区间,同比增速回落至2%区间[16] - 全球制造业回暖力度较弱,尚无法支撑全球经济增速稳步回升[42][43]
宏观及大类资产配置年度策略报告:向新而行 盯紧股市楼市“风向标”
大同证券·2024-12-26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