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机遇与挑战(二):探寻美国单边主义对行业影响的线索
国信证券·2025-01-02 16:36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发起贸易调查、加征关税、出台限制法案,影响全球贸易,对A股市场短期有扰动,但中长期A股表现主要由国内基本面与财政政策决定,前景仍可期;投资者可布局“低RCA+高ROE”和“高RCA+低ROE”板块 [46][74] 美国单边主义贸易行动回顾 - 特朗普上轮任期主打单边主义,2017年8月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中国开展“301调查”,2018 - 2020年先后四轮对华加征关税,涉及进口额340亿、160亿、2000亿和3000亿美元,加税幅度7.5% - 25%,美国自中国进口占比从2017年21.6%降至2023年13.9% [6] - 2024年4月17日,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发起301调查;5月14日发布复审报告,提高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至25% - 100%;5月22日和24日拟排除部分产品;9月13日宣布最终修订结果,继续加征并扩大范围、提高税率 [32][59] 美国出台的限制法案 - 2018年8月13日《出口管制改革法案》扩大出口管制法适用范围 [25] - 2021年12月23日《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禁止含新疆成分产品进入美国 [25] - 2022年8月9日《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获援助企业禁止在中国增产先进制程芯片、不得与受关注中国企业联合研发等 [10][25] - 2024年9月11日法案限制使用中国电池技术的电动汽车获补贴 [25] - 2024年10月28日新规2025年1月起生效,限制美国企业和个人在半导体、AI和量子领域对华投资 [9] 美国产业政策 - 2022年8月16日拜登签署约4300亿美元《通胀削减法案》,覆盖清洁能源制造业,为新能源全产业链提供税收抵免或补贴,加速美国光伏产业发展,抑制新兴市场零部件供应商出口 [29] 关税加征影响 - 2017 - 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下降9.2%,2023年以来未加征关税产品进口额也减少,推升美国本土通胀和居民生活成本 [35] - 美国在医药生物等行业依赖“中国制造”,取消关税排除重新加税将使美国本土福利损失超其他国家 [37] - 关税排除后相关行业短期利好,但中长期回归基本面;近两轮因市场共识强,行业走势未明显提振,可关注新增加的机械设备和太阳能类产品,警惕清单未落地风险 [39] 行业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 - RCA和ROE双高的纺服、煤炭、通信行业,出口依赖美国,盈利能力强,有一定防风险能力 [70] - RCA低、ROE高的食品饮料等行业,出口依赖弱、盈利能力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最强 [70] - ROE、RCA双低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盈利弱但外部风险传导程度低,影响可控 [70] - ROE低、RCA高的计算机等行业,面临外部风险大、盈利未达中位数,未来走势依赖国内政策、技术储备和“出海”机遇 [70] 新一轮展望 - 新能源产业受外需不确定性影响,中游收缩资本开支,光伏加征关税影响盈利修复 [74] - 半导体面临技术储备和供应链安全考验,纺服行业“出海”决定板块走向 [74] - A股可布局“低RCA+高ROE”板块博弈确定性,布局“高RCA+低ROE”板块寻求“困境反转”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