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价值投资新范式(六):国央企突围
国信证券·2025-01-19 17:01

核心观点 -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年,国务院国资委将深入实施中央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持续提升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 [4] - 2024年国央企指数显著跑赢大盘,全年维度看,国央企指数相对全A均取得超额,跑赢幅度在2pct到13pct不等,其中央企红利全年表现优异,上半年贡献了主要超额(一度跑赢20%+) [4] - 分行业看,央企、地方国企均跑赢行业指数的包括计算机、环保、农业、医药、建材、社服、有色、煤炭;央企超额显著跑赢、地方国企显著跑输行业指数的包括石油石化、交运、煤炭、纺服、通信、非银 [4] - 个股层面,广西国央企平均表现更为优秀,东南沿海地区国央企整体表现较好 [4] 2024年国央企表现复盘 - 2024年国央企表现分为四个阶段:1-5月市场震荡调整,部分央企指数温和上涨;6-8月央企指数多数下跌,但抗跌能力相对更强;9-10月政策密集落地,央企指数强势拉升;11月-12月市场情绪由"过热"到"稳中有升",央企指数稳中有进 [11] - 全年表现:央企红利优势显著,2024年全A上涨10.0%,央企红利、中字头央企、央企股东回报、央企创新分别上涨23.1%、19.2%、18.5%和16.5%,显著跑赢 [11] - 分行业国央企超额对比:地方国企方面,机械设备、汽车、社会服务和有色金属行业表现亮眼,显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跑赢约10%;央企方面,环保和煤炭板块尤为突出,分别跑赢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电力设备板块同样表现优异,超出行业均值15.2% [16] A股国央企全景画像 - 市值占比上,国央企长期扮演A股压舱石的作用,市值占比超过全A的50% [4] - 业绩贡献上,国央企贡献A股六成以上收入,七成利润 [4] - 地域拆解上,北京国央企整体市值占比接近50%,市值超过万亿的省份和直辖市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贵州、山东、四川、福建、浙江 [4] - 行业分布上,在上游资源、大金融、公用环保等国计民生关键行业,由国资委或地方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占据了较高的比例 [4] - 2022年以来国有体制薪资增速较为稳健,安全垫较强;地方国企工资增速较慢;外企及少数其他类型企业工资增速10年CAGR在8%以上但波动较大 [4] 2025年国央企突围的核心逻辑 - 制度供给:市值管理启新章,市值管理强要求范围中的国央企含量较高,《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市值管理制度涉及范围从指数成份股央企扩大至所有央企 [4] - 风格研判:大盘风格并不差,长期看,发达投资市从成长到价值,大市值企业在股市中的权重和涨幅贡献都在增加,价值型龙头崛起 [4] - 增量资金:险资频举牌、回购再贷款,2024年Q4险资首次举牌券商股,医药行业代表性国央企亦获得举牌 [4] - 筹码结构:并未触及止盈区间 [4] - 基本面:国央企盈利稳定性更强,分红倾向更明显,ROE稳定性方面,2021年Q2以来的盈利下行周期里,国央企ROE反超非国央企 [4] 国央企投资策略实战 - 国央企现金奶牛:参考罗素1000、A股核心宽基现金奶牛指数,按自由现金流率筛选;同时考虑自由现金流和当前超调幅度,基于"市值/企业自由现金流"构建策略 [4] - 港股央企红利:港股的流动性和估值体系与A股有差异,更多把港股国央企投资做为A股国央企投资的补充,在具有相对性价比的时候进行收益增强 [4] - 并购重组下的国央企投资机遇:上市状态中止的标的,注入到同一实控人对应的上市平台中 [4] - 低估&待涨国央企:考虑9.24"后涨幅较低的国央企,行业、个股层面基于"长期破净、深度破净"进行筛选 [4] - 预期高股息再改良:从预期分红比例的可靠性,净利润的前瞻性,以及过往盈利稳定性对预期高股息模型进行进一步改良 [4] 国央企市值与营收地图 - 北京国央企整体市值占比接近50%,市值超过万亿的省份和直辖市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贵州、山东、四川、福建、浙江 [34] - 北京国央企营收总和占全部央国企的50%以上,国央企营收总和较高的省份和直辖市包括北京、上海、福建、广东、浙江、山东、江苏,上述地区国央企营收总和超万亿 [36] 国央企员工人数与薪资情况 - 国央企截至2023年报统计口径,全国央企职工人数达到922万人,地方国企员工人数达到564万人,上市企业口径下国央企吸纳就业占比达到50% [46] - 从薪资增速的角度看,2022、2023年上市企业员工薪酬增速分别为5.1%、4.6%,2022年以来国有体制薪资增速较为稳健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