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地铁行业具有公益属性,多数地铁公司依赖政府补贴维持运营,且多元化业务对主业的补充能力有限 [4][5] - 地铁公司普遍面临较大的资本支出压力和债务负担,财务杠杆率较高,偿债能力分化明显 [4][5][16] - 地铁公司需加快转型,提升自身造血能力,降低对财政补贴的依赖 [5][13] 行业分析 - 截至2023年末,全国59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38条,总长度11,224.54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占比76.11% [6] - 2023年,全国在建轨道交通线路224条,总规模5,671.65公里,同比下降10.69%,完成建设投资额5,214.03亿元,同比下降4.22% [6] - 地铁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项目建设资金主要依赖外部融资,财务杠杆率普遍较高 [6][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29家地铁公司中超半数以地铁运营收入为主,但大多数公司地铁业务呈经营性亏损,利润总额对政府补贴依赖度大 [4][5] - 地铁公司总资产及所有者权益规模保持增长,但财务杠杆率较高,资产负债率平均为61.98%,总资本化比率平均为54.64% [16][19]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和EBITDA对债务利息的保障能力不足,偿债能力分化明显 [5][16][26] 多元化业务 - 地铁公司积极开展地铁沿线的房地产开发、土地开发整理等多元化业务,部分公司非地铁运营收入占比超过50% [7][8] - 多元化业务对地铁运营主业的补充能力有限,部分公司通过物业租赁、房地产开发等业务实现盈利,但多数公司仍依赖财政补贴 [13][24] 债务与偿债能力 - 地铁公司债务规模普遍较大,2023年12家公司债务规模超千亿元,且随着项目建设推进,债务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26][27] - 2023年,地铁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利息保障倍数大于1的仅4家,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的有14家,偿债指标表现有待改善 [26][29] 风险与挑战 - 地铁公司面临较大的资本支出压力、债务偿还压力及经营性亏损风险 [30][31] - 多元化业务拓展受政策变动、区域财力水平和融资环境变化影响较大 [30][31] - 地铁公司需持续关注区域财政收入及融资环境变化对日常经营和再融资能力的影响 [30][31]
基于全国29家公开发债地铁公司样本:地铁行业财务表现分析
中诚信国际·2025-01-21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