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新材料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新材料行业当前处于供需失衡状态,终端需求放缓与供给端无序扩张导致行业面临较大挑战 [4] - 2025年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将呈现“慢中有进”的趋势,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需求改善将带来增量机遇 [4] - 供给端具备政策约束且需求成长性较好的细分赛道(如制冷剂、钨、稀土)具备稀缺性 [5] - 前沿创新(如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超导材料)将驱动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需求 [5] 两航需求改善及增量机遇 - 航空航天新材料企业短期内将受益于下游装备订单的补偿式增长,中长期则需关注新装备发展趋势带来的需求结构变化 [4] - 钛材需求回暖,军用航空钛材需求有望随订单恢复而重拾景气,民用航空及海洋工程等领域也将带动钛材需求增长 [33][34] - 碳纤维行业经历调整后,2025年有望迎来转机,新订单落地及新装备发展将推动高性能碳纤维需求增长 [54][55] - 陶瓷基复材将成为提升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推力的关键材料,工艺成熟将带动上游纤维需求放量 [64][79] - 增材制造行业经历调整期后,2025年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下一代武器装备及新应用模式将带来新机遇 [80][89] 供给端相对刚性的细分赛道 - 制冷剂行业受供给端约束,价格持续走高,国内供给受限的同时海外需求良好 [5] - 钨作为我国优势战略金属,供给端增速受总量控制指标抑制,硬质合金及光伏钨丝需求增量可期 [5] - 稀土行业供给端增速放缓,终端需求增长有望带动稀土价格企稳回升,行业周期拐点可期 [5] 前沿创新驱动材料和工艺新应用 - 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将带动铜合金推力室内壁、热障涂层及增材制造的应用需求 [5] - 人工智能的全面铺开将推动金属软磁材料及羰基铁粉在芯片电感中的应用 [5]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设计将带动工程塑料及铂铁硼永磁材料的需求增长 [5] - 超导材料的产业化节奏提速,高温、低温超导材料在下游技术应用中的拓展值得关注 [5] 行业调整与未来展望 - 新材料行业资本开支增速在2021年达到顶峰,2023-2024年为新增产能投产高峰,供需矛盾显著 [93] - 增材制造行业进入调整期,多激光头红利边际递减,行业需通过创新与客户需求深度融合开拓新空间 [80][92] - 未来新材料行业需关注供给端政策约束及需求成长性较好的细分赛道,制冷剂、钨、稀土等行业具备稀缺性 [94]
新材料行业2025年年度策略:不急,缓缓行
中航证券·2025-01-22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