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评级变动为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主产业链业绩有望改善,新技术应用加速,2024 年以来产业链各环节资本开支放缓,供需好转,部分环节产品价格触底回升,企业盈利修复,新技术方向中固态电池、复合集流体、大圆柱电池发展潜力大 [3][5][7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与业绩复盘 行情 - 截止 2024 年 12 月 25 日,电池指数本年上涨 19.11%,沪深 300 指数上涨 16.16%,电池指数走势稍强于沪深 300 指数 [10] - 近一年电池板块上涨个股 39 只,下跌个股 66 只,平均涨跌幅为 41.69%,涨幅前 5 个股均为北交所股票,跌幅前 5 个股有骄成超声等 [11] 板块业绩 - 营收方面,2017 - 2020 年稳步增长但增速逐年降低,2020 - 2022 年快速增长,2023 年至今增速快速回落,主要受产品价格和需求量影响,近两年原材料及产品价格下跌是营收下降主因 [12] - 利润方面,2021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 150%,随后受供需格局反转影响增速回落,2024Q1 - Q3 增速回升至 - 12.90%,随着供需格局改善,板块利润有望触底回升 [12] - 利润率方面,2017 - 2021 年毛利率稳定在 22%左右,2022 - 2023 年下滑,2024Q1 - Q3 触底回升至 20.00%;期间费用率 2017 - 2022 年下降,2024Q1 - Q3 攀升至 6.63%;净利率在 5% - 10%区间波动,2024Q1 - Q3 回升至 7.06%,未来有望逐步回升 [16] - 资本开支方面,2017 - 2020 年缓慢增长,2021 - 2022 年增速高,2023 年为 - 13.22%,2024Q1 - Q3 降至 - 17.60%,未来随着需求增长和过剩产能消化,有望维持稳定 [19] 需求侧 新能源汽车 - 1 - 11 月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 2.9%和 3.7%,11 月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增长 [20] - 1 - 11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 34.6%和 35.6%,11 月销售占比达 45.6%,随着新车型推出和产品力增强,2025 年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21] 储能 - 2024 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 184.2GWh,同比增长 147.5%,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 [25] - 2024 年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下降幅度趋缓,2h 磷酸铁锂系统全年中标均价 628.07 元/kWh,同比下降 43%,EPC 全年中标均价呈波动式下降,为 1181.28 元/kWh [25] - 根据预测,2025 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预计 45GWh,累计装机将突破一亿千瓦,2030 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有望达 326.2GW,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28.7% [28] 电池 - 2024 年 1 - 11 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 965.3GWh,同比增长 37.7%,年底将超 1T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占比 74.0%,同比增长 49.1%,2025 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装机增长,需求有望中速增长 [29] - 1 - 11 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 914.3GWh,同比增长 42.8%,出口量达 167.9GWh,占总销量 18.4% [31] - 1 - 11 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 473.0GWh,同比增长 39.2%,磷酸铁锂占比 73.6%,同比增长 51.5% [32][34] - 1 - 11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54 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排名前 3、5、10 家企业装车量占比分别为 76.4%、84.2%和 95.6% [38] - 1 - 11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单车平均带电量 46.0kWh,纯电乘用车平均装车电量 56.6KWh,同比增长 2.8% [40] 供给侧 正极材料 - 2024 年正极材料价格总体下降探底,磷酸铁锂材料价格由年初 4.40 万元/吨降至 12 月中旬 3.37 万元/吨,三元 6 系材料由 13.30 万元/吨降至 11.65 万元/吨,2025 年有望维持相对稳定 [45] - 11 月我国铁锂总体产能利用率为 53.60%,环比降 0.74 个百分点,同比涨 8.63 个百分点;三元材料总体产能利用率预计为 47.93%,环比涨 0.56 个百分点,同比涨 2.61 个百分点 [45] 负极材料 - 2024 年负极材料价格下降,中端人造石墨价格由年初 3.25 万元/吨降至 12 月中旬 2.40 万元/吨,后市需求平稳,价格以守稳为主 [49][50] - 11 月我国负极总体产能利用率为 56.44%,环比降 5.63 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开工率低,预计 2025 年快充电池放量,头部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中尾部企业维持低位 [50] 电解液 - 2024 年电解液价格探底,磷酸铁锂电解液和三元电解液价格分别由年初 1.88 和 2.53 万元/吨跌至 12 月中旬 1.85 和 2.01 万元/吨,后市终端需求平稳增长,价格维持震荡,变化幅度有限 [51] - 11 月我国电解液产能利用率为 35.00%,环比和同比分别提升 0.83 个百分点和 8.33 个百分点 [51] 隔离膜 - 2023 年以来隔离膜厂商新建产能落地,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降速度快,未来短期难有较大上行空间 [56] 新技术 固态电池 - 固态电池具有技术颠覆潜力,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兼顾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性,能量密度可突破 400Wh/kg,固态电解质是核心增量 [60][63] - 固态电解质中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高、机械加工性能好,是最有利竞争者,但成本高、电化学稳定性差、对空气敏感,全球电池龙头企业积极开发推进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 [65] - 半固态电池已率先产业化,全固态电池有望 2027 年装车,预计 2030 年出货量达 614.1GWh,渗透率 10%左右,市场规模超 2500 亿元 [69] 复合集流体 - 复合集流体能显著提升电池安全性能,解决电芯爆炸起火问题,成本比传统铜箔低,能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5%以上 [72] - 随着产业链和技术成熟,2025 年有望批量生产,2024 年 11 月英联股份获韩国客户批量生产订单,未来更多制造商有望获单 [75] 大圆柱电池 - 圆柱电池一致性好、生产效率高、散热能力强,但能量密度和产品成组效率低,尺寸升级可改善部分劣势 [76] - 国内外新能源车企和上游电池厂商加快布局大圆柱电池产能,2024 年 9 月特斯拉第 1 亿颗 4680 电池下线,亿纬锂能取得客户意向性需求,2026 年宁德时代将为宝马供应圆柱电池 [77][78] 投资建议 - 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多环节产能利用率触底回升,原材料价格有望探底企稳 [79] - 推荐关注主产业链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中科电气、天赐材料、科达利,维持行业“领先大市”评级 [3][6][79] - 新技术方向建议关注固态电池、复合集流体、大圆柱电池,重点关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固态电池前段设备、硅基负极、高镍正极环节 [6][79]
新能源电池行业深度:主产业链业绩有望改善,新技术应用加速
财信证券·2025-01-23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