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开新能:聚焦优质风光资源,装机成长空间广阔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聚集优质风光资源,装机扩张带动业绩提升;我国新能源装机增长空间大,电价下行压力有望缓解;公司盈利能力优于同行,丰富核准装机打开成长空间;积极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智能算力等,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聚焦优质风光资源,装机业绩高速增长 - 转型为新能源企业,股东资源支持公司发展:2020年通过资产重组转型为新能源企业,2021年更名;业务覆盖全国20余省,截至2024年上半年并网装机容量4767MW;实际控制人为天津国资委,国开金融为第二大股东,股权结构多元化 [8][11] - 装机规模持续扩张,带动业绩快速增长:“十四五”以来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快速增长,2020 - 2024H1装机容量年化复合增速29.76%;业务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积极发展生物质能项目 [13][17] - 财务结构持续优化,分红、回购等方式积极回报股东:聚焦光伏和风电业务,2023年营收占比超96%;受益于装机和发电量增长,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期间费用率优化对冲毛利率下降,净利率稳步增长;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现金流表现稳定;应收账款持续增长,占净资产比例逐步提升;重视回报股东,实施分红、回购政策 [22][24][40] 新能源装机增长空间大,电价压力有望缓解 - 新能源快速发展,预计基准情形下24 - 30年新增装机3097GW: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1311GW,占比41%;2024 - 2030年,预计基准情形下新增装机3097GW,乐观情形下达3428GW;预计2030年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有望接近40% [43][50][52] - 政府授权合约及环境价值提升有望缓解电价下行压力:新能源入市导致电价承压,现货市场压力更甚;广西授权合约推出,有望在其他省份推广,带来稳电价预期;节能降碳政策频出,绿电环境价值持续兑现;碳配额收紧叠加碳市场扩容催化碳价上涨,电碳市场衔接加强支撑绿电溢价走阔,对冲电价下行压力 [60][65][73] 核准装机打开成长空间,拓展第二成长曲线 - 盈利能力领先可比公司,丰富核准装机打开成长空间:“十四五”以来,光伏和风电业务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快速增长;风电电价相对稳定,光伏电价承压明显;公司光伏与风电毛利率表现优异,保持可比公司领先地位;光伏与风电核准装机持续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上半年占在运装机比例为146% [74][76][82] - 积极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智能算力等,打开第二成长曲线:探索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示范区等开发模式;挖掘绿电产业链延伸价值,探索绿电+氢能+甲醇/氮/航油等绿色产品开发模式;依托金开供应链与金开智维,纵向拓展产业链上下游,挖掘优质企业开展股权类投资;关注对接产业优质资源,以股权形式优化主业强链、补链、延链 [8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假设24 - 26年其他业务营收增速保持在5%,毛利率保持在48%;预计24 - 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64、40.05、46.0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9.08、11.13亿元 [87] - 相对估值:选取三峡能源、龙源电力、太阳能、节能风电作为可比公司,公司估值水平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有提升空间 [91] - 绝对估值:采用三阶段DCF法进行绝对估值,合理每股价值区间为4.90 - 9.11元,对应市值98 - 182亿元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