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策略报告: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中长期机会继续显现
财信证券·2025-01-24 13:45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有韧性,美联储或在2025年一季度暂停降息,可关注美债及黄金逢低配置机会 [5] - 2025年宏观政策更积极,GDP增速预计5%左右,经济延续温和复苏概率大 [5] - 市场临近“二级底部”,2025年第一季度指数震荡偏强,可逢低配置,关注政策及美联储预期扰动 [5] - 2025年第一季度把握结构性机会,关注科技、扩内需、高股息、并购重组、“人工智能+”方向 [5] 市场概况 大势研判 - 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市场走势分化,欧美股指多正收益,亚太股市不及欧美;A股震荡整理,政策支撑但有技术面换手压力 [10][11] - 2024年第四季度硬科技、小微盘股、北交所板块反弹力度大,万得全A指数涨1.62% [15] - 2025年元旦前后A股短期调整,因政策真空、外围及外汇市场扰动,但中长期仍有机会 [16] - 截至2025年1月3日,万得全A市盈率估值为17.72倍,市净率估值为1.51倍,均低于历史中枢,临近“二级底部” [19][20] - 2011 - 2024年多次出现M2/沪深股市股票流通市值比例高于400%推动行情,当前该比值已连续15个月高于400%,支撑A股底部 [23] - A股近期有望止跌回稳,2025年第一季度震荡偏强,可逢低配置,上行高度取决于财政政策等因素 [24] 市场风格 - 2024年第四季度TMT、高端装备制造业涨幅居前,成长风格占优,市场呈“强预期、弱现实”态势 [25][26] - 2025年期待春季躁动行情,呈现“大盘价值搭台、小盘成长唱戏”规律,春节前后不同板块表现有差异 [27] - 无风险利率走低,2024年市场流行高股息风格,2025年高股息板块仍有配置价值,但可能面临风格切换扰动 [30] - A股股息率有吸引力,两项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利好高股息标的 [31] - 从业绩预测看,2024 - 2025年TMT及自主可控板块业绩潜力靠前 [35][36] 政策动向 - 2025年宏观政策加力提效,预计GDP增速5%左右,产业政策关注扩内需及“人工智能+”方向 [40] - 扩大内需政策有望加码,范围拓展、方法更灵活;“人工智能+”行动推动相关应用场景成热点 [41][42] - 2025年资本市场政策关注并购重组及市值管理方向,《并购重组六条》提升监管包容度和审核效率 [45][46] - 市值管理新规要求主要指数成份股和长期破净公司制定相关计划,央国企积极响应,长期破净公司有估值修复动力 [48][49] 本章小结 - 市场临近“二级底部”,2025年第一季度指数震荡偏强,操作把握结构性机会,关注风格轮动及政策驱动方向 [52] - 风格上关注小盘及科技成长、高股息、TMT及高端装备制造方向;政策上关注扩内需、“人工智能+”、并购重组、央企长期破净方向 [52][53] 全球 全球经济 - 高频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有韧性,但下半年发达国家经济或降温,海外经济“美国强于欧洲” [54] - 美国消费有韧性,消费意愿下降、能力受制约,但美股财富效应有支撑;投资端短期放缓,但Sentix投资信心指数回升 [58][59][63] - 美联储上调2024 - 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有韧性 [64][68] 海外通胀 - 美国2024年11月CPI同比和环比增长,特朗普上台使再通胀担忧增加,美联储上修PCE和核心PCE预测 [69] - 美国通胀粘性较强,达到2%通胀目标可能需一两年,11月平均时薪增速超预期 [71] 流动性 - 美国经济有韧性、再通胀风险增加,12月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5 - 2027年分别降息50bp、50bp、25bp,终端利率3.0%,2025年第一季度或暂停降息 [5] 本章小结 - 全球经济有韧性,但美国再通胀风险升温,需警惕美联储暂停降息对市场的扰动 [5] 中国 经济概况 - 高频经济数据有边际改善迹象 [5] 投资端 - 政策积极,投资端企稳可期,房地产投资拖累缓解,预计2025年政府赤字率提升至4%,提振基建和制造业投资 [5] 消费端 - 中央强调扩大内需,预计2025年政策力度加大,消费对经济贡献度提升 [5] 出口端 - 2024年出口对经济贡献率大,2025年美国通胀压力或掣肘外贸政策,外贸形势可能好于预期 [5] 流动性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预计降准降息力度不小于2024年 [5] 本章小结 - 宏观政策加码发力,支撑经济企稳回升 [5] 投资建议 美林时钟资产配置框架 - 未提及具体内容 投资建议 - 2025年第一季度把握结构性机会,关注科技和自主可控、政策支持扩内需、高股息红利、并购重组、“人工智能+”主题方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