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0][9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甘李药业是中国三代胰岛素龙头,国内业务进入稳健增长期,出海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研发管线聚焦糖尿病领域并进军 GLP - 1RA 市场,预计 2024 - 2026 年业绩良好 [1][3][4][5][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甘李药业:中国胰岛素领域领军者 - 深耕糖尿病市场二十余年,是中国首家掌握重组胰岛素制药商,2020 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产品覆盖长效、速效和预混胰岛素细分市场,配备配套设备完善糖尿病管理方案 [18] -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甘忠如博士为核心技术专利发明人,与一致行动人持股 42.15%,核心管理团队专业背景深厚经验丰富;2024 年 2 月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激励三年净利润 CAGR 目标为 54.38%,2024 - 2026 年净利润分别达 6.00 亿、11.00 亿、14.30 亿 [20][21] - 2022 年集采致业绩下滑,2023 年以价换量策略初见成效,营业收入达 26.08 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2024 年集采续约带来新机遇,中选均价增长约 31%,首年协议量增长 32.6%,前三季度营收和盈利能力提升 [23][24][25][26] 国内市场:续采促进代际升级和国产替代,公司产品量价齐升 - 我国糖尿病患者基数庞大且持续增加,诊疗率和控制率低,胰岛素市场渗透率待提升;2022 年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 624 亿元,预计 2030 年达 1323 亿元,胰岛素市场 2023 - 2030 年 CAGR 为 4.89%;我国胰岛素治疗覆盖率和达标率低,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32][37][44] - 2024 年胰岛素续采价格规则友好,需求量分配向 A 组倾斜;续采协议采购量提升 13%,价格降幅收窄,部分三代品种涨价中标;三代胰岛素占比提升至 70%,国产报量比例由 17%提升至 34% [45][46][48] - 公司续采协议量增长 32.6%,三代胰岛素产品获分量总额约 37%;6 款中选产品价格上涨,长秀霖和速秀霖涨幅大;2023 年胰岛素制剂销量增长 117.58%,2024 年市场占有率增加超 10 个百分点,国内三代胰岛素市场位居第二;两轮集采后新准入医疗机构近万家 [57][60] 海外市场:同步拓展新兴市场机会,美国市场发力可期 - 新兴市场三代胰岛素可及性受限,公司胰岛素生物类似药具优势,采取本土化战略建立商业网络;截至 2023 年末产品在 20 个海外国家获批,18 个国家商业销售;2024 年前三季度国际销售收入 2.42 亿元,同比增长 37.63%,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 16.79% [66][67] - 2023 年北美胰岛素终端市场规模约 284 亿美元,占全球 76%,甘精、赖脯和门冬胰岛素份额前三;通胀法案后美国胰岛素价格仍高于国内,利润空间大;胰岛素生物类似药市场份额提高,竞争格局良好;公司三款胰岛素可互换生物类似药上市申请获 FDA 受理,与 Sandoz 合作有望放量 [69][73][80][92] 研发管线:持续深耕胰岛素领域,进军 GLP - 1RA 市场 - 研发管线聚焦糖尿病领域,布局自身免疫类、肿瘤类等领域;核心在研项目包括博凡格鲁肽(GZR18)、第四代胰岛素类似物 GZR4、新型预混双胰岛素复方制剂 GZR101 等,部分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疗效优效 [94][95][96]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2.25/46.21/54.40 亿元,同比增速 23.66%/43.29%/17.7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26/11.19/14.67 亿元,同比增速 84.16%/78.69%/31.08%;对应 EPS 分别为 1.04/1.86/2.44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42/24/18 倍 [10][12][97]
甘李药业:国内业务进入稳健增长期,出海打造第二成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