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现 30x30
世界银行·2025-01-25 07: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60万份新物种分布地图为重新审视国际物种保护提供机会,契合全球“30x30”倡议 [3][118] - 研究通过GBIF发生地图探索10个国家物种保护新机会,关注各国特有物种,采用新方法确定新保护区地点 [119] - 初始条件对各国实现“30x30”承诺影响大,部分国家可在30%领土标准内实现完全保护,空间聚集可通过小范围扩展保护区获显著保护收益 [4][1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Introduction - 世界生物多样性迅速丧失,目前物种灭绝率至少是背景率1000倍,1970年以来脊椎动物种群趋势下降69% [10] - 188个国家政府批准《昆明 - 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承诺到2030年保护地球30%面积 [10] - 研究借助GBIF数据为超6万个物种估计空间分布图,扩展植物等类群代表性,算法可随数据更新 [11] - 本文探讨“30x30”目标在10个国家样本中的含义,关注各国特有物种,用空间效率高的算法确定新保护区优先级 [12][13] 2. 国家规模和保护区规模 - 序列算法将未受保护物种分布地图叠加到空间网格,识别优先级保护覆盖候选区域 [16] - 平均保护区面积与国家面积呈强烈正相关,平均PA面积随国家面积每增加1%而增加0.614% [16][19] - 可根据回归结果预测平均PA大小并转换为合适的网格单元分辨率 [16] 3. 优先地区选择:巴西和喀麦隆 巴西 - 现有保护区覆盖约2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30.6%,为93%的特有物种提供保护,1412种特有物种未受保护 [21] - 未受保护物种多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分布范围相对较小 [22] - 确定四个37 km × 37 km的区域,为1412种未受保护的特有物种中的203种(占14.4%)提供覆盖 [34] 喀麦隆 - 保护区占国土面积12%,189种(占29.3%)特有物种未受保护 [35] - 未受保护物种主要位于西部和西南部,分布区域通常较小 [35] - 确定四个15 km×15 km的区域,覆盖189种未受保护的特有物种中的76种(占40.2%) [43] 总结 - 案例展示识别未受保护土著物种、建立网格尺度和选定高优先级保护区域的方法,少量新保护区可覆盖大量未受保护土著物种 [47] - 可通过扩展保护区面积解决网格单元内物种保护不足问题 [47] 4. 地理和分类学的差异:南非和哥斯达黎加 南非 - 约91%的特有物种分布在约占国家领土9%的保护区中,1192种未受保护 [51] - 优先区域地理分布分散,分类学代表性差异大,昆虫纲在优先组1中占主导 [52][57] 哥斯达黎加 - 97.9%的特有物种分布在占国家领土约59%的保护区中,125种未受保护 [51] - 优先区域地理集中度高,物种群组聚集模式极端,昆虫类在顶级组别中占压倒性优势 [66][71] 总结 - 两国案例展示应用方法识别优先区域时,因受保护物种地理分布和分类学代表模式不同会产生多样结果 [72] - 确定未来保护优先区域时,其他分类群可能更重要,不同国家向全面物种保护迈进的机会成本存在显著差异 [72] 5. 全物种保护的空间影响:厄瓜多尔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 厄瓜多尔保护区占全国领土约23%,为约80%的土著物种提供保护,698种未受保护;巴布亚新几内亚保护区占约4%,为61%的土著物种提供保护,1270种未受保护 [74] - 运行优先区域识别算法,两国均呈现前期少量区域覆盖较多未受保护物种,后期需大量区域覆盖剩余物种的趋势 [75][76] - 厄瓜多尔覆盖100%未受保护物种需48%的国家领土,巴布亚新几内亚需24%,部分国家向100%覆盖率迈进可能超越30%领土覆盖率目标 [82][84] 6. 海洋物种保护 - 菲律宾和马达加斯加 - 采用与陆地保护相同方法解决海洋保护问题,定义国家海洋领土利用专属经济区 [85] 菲律宾 - 专属经济区面积1964764平方公里,1.6%位于海洋保护区内,55种(67%)特有海洋物种得到保护 [87] - 确定四个优先保护海域地点,转向全面物种保护对专属经济区要求适度,将受保护海洋区域从1.7%提高到2.3% [88][89] 马达加斯加 - 专属经济区面积1196285平方公里,1.2%位于保护区内,43种(64.2%)特有海洋物种得到保护 [87] - 确定四个优先级最高的海洋保护地点,实施全面物种保护对专属经济区要求适度,需约1.65%的面积 [93] 7. 国家模板:印度和中国 印度 - 数据库中有2635种特有物种,估算1211种未受保护,方法经175次迭代识别候选保护区域 [96][98] - 前40次迭代涵盖958(79.1%)种未受保护物种,物种代表性多样性显著 [98] - 按30x30标准,为全面覆盖未受保护物种所需空间要求相对较低,覆盖100%需7.7%的国家领土 [101] 中国 - 数据库中有10367种特有物种,估算2156种未受保护,方法经303次迭代识别候选保护区域 [96][109] - 前40次迭代涵盖1330种(占61.7%)未受保护物种,分布比印度均衡,物种多样性高 [109] - 实现对未受保护物种全面覆盖空间需求略大于印度,但仍较适度,覆盖100%需9.3%的国家领土 [116] 8. 总结和结论 - 新物种分布地图为国际物种保护提供机会,契合“30x30”倡议 [118] - 研究探索10个国家物种保护新机会,关注各国特有物种,采用新方法确定新保护区地点 [119] - 初始条件影响各国实现“30x30”承诺,空间聚集可通过小范围扩展保护区获显著保护收益 [119] - 方法论值得扩展到更多国家群体,但并非适用于所有国家,逐步确定新保护高优先区域的方法有用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