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震裕科技:精密级进冲压模具龙头,紧抓人形机器人发展机遇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震裕科技“买入”评级,参考25年可比公司调整后平均41倍PE,对应目标价145.14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震裕科技是精密级进冲压模具龙头,新管理层上任注入成长活力,2024年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7] - 由模具延伸至下游铁芯和结构件,构筑精密制造体系,紧跟新能源车发展大势 [7] - 依托精密制造体系,技术可复用,紧抓人形机器人发展机遇 [7] 分组1:震裕科技——精密级进冲压模具龙头,2024年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精密级进冲压模具龙头,一体两翼四维齐发展 - 震裕科技以生产冲压模具起家,是精密级冲压模具细分行业龙头,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出电机铁芯及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两大核心盈利增长业务 [14] - 2024年铁芯事业部开拓低空飞行器电机铁芯业务,设立全资子公司马丁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精密零件领域取得进展并实现小规模生产及交付 [14]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蒋震林、洪瑞娣夫妇为实际控制人,主要子公司有16家,各子公司设立是为加快产业布局 [17] - 2024年高管团队换届,新团队兼具丰富经验与进取精神,聘任蒋宁为总经理,彭勇泉为董事会秘书 [19] - 2024年实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350.57万份限制性股票,激励220人,彰显业务发展信心 [21] - 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11.95亿元,用于扩充新能源锂电池结构件和电机铁芯产能 [25]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2024年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 2019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达68%,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2 - 2.8亿元,同比增长414.39% - 554.68% [26] - 公司主营模具、电机铁芯、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和其他业务,2023年精密结构件营收占比54.26%成主要收入来源 [30][31] - 模具和电机铁芯业务毛利率稳定,电池结构件毛利率有望回升,费用率逐年降低,研发费用不断提升 [32][34] 分组2:行业——乘新能源车浪潮,全产业链齐发展 模具:发展围绕精度展开,高定制带来高毛利 - 模具是制造业重要工艺基础,国内模具消费多元化增长,2024 - 2026年我国模具行业销售收入预计分别达3232亿、3335亿和3438亿元 [39] - 冲压模具是模具重要分支,精密度是模具生命,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应用广泛,是现代制造业关键技术 [44] - 精密级进冲压模具行业受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推动,“一套一价”高定制属性带来高毛利 [46][48] - 模具行业存在技术、资金和规模壁垒,从模具业务延伸至下游业务是行业普遍特点 [53][56] 电机铁芯:定转子核心部件,受益于新能源销量和双电机趋势 - 电机铁芯是电机重要部件,定转子产值在电机零部件总产值中占比近30%,影响电机多项性能和成本 [56] -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带动电机铁芯市场增长,预计202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机铁芯销量达1273万件 [58] - 新能源单电机车型占市场主体,双电机车型销量增加,推动电机铁芯市场需求扩大 [63] - 电机铁芯市场有一定集中度,亚太地区是最大市场,汽车和工业设备电机是增长最快细分市场 [65] 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国内头部企业为科达利和震裕科技 - 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增长快速,应用于电池和汽车行业,产品包括顶盖和壳体 [31] - 国内头部企业为科达利和震裕科技,在行业多点配套趋势下,震裕科技二供份额有望提升 [7] 分组3:公司——构筑精密制造体系,抢抓人形机器人发展机遇 传统业务:由模具延伸至下游,紧跟新能源车发展大势 - 模具业务有明显技术和研发优势,“一套一价”带来高毛利 [7] - 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通过提高自动化率和加强人员成本管控,有望延续盈利修复态势 [7] - 电机铁芯业务受益于新能车销量和双电机趋势,推出粘胶铁芯新工艺,有望打开新市场和开拓新客户 [7] 新业务:依托精密制造体系,抢抓人形机器人发展机遇 - 2024年10月拟投资全资子公司马丁机器人,布局人形机器人精密零件,实现小批量交付,电机铁芯业务取得订单 [7] - 2025年1月建成行星滚柱丝杆半自动产线并投入批量生产,日产能拓展到50套,自建丝杆综合测试实验室投入使用 [7] - 已开始建设第二条半自动量产线,预计25年Q1投入使用,行星滚柱丝杠产品有两家本体厂已小批试制、两家已送样并通过客户性能测试,还有两 - 三家技术交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