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计算机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循AI商业化主线,把握结构性新机遇
西南证券·2025-01-27 18: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外错位竞争,AI仍是较明显的产业趋势,算力是兑现度最高的一环,AI Agent商业化有望在25年多点开花 [3] - 板块催化持续,信创招投标迎积极变化,信创渗透速度有望加快,相关公司回款和盈利有望修复 [3] - 宏观环境宽松,把握顺周期“两重”机遇,数据要素、低空经济和车路云等重点产业将迎来积极进展 [3] - 相关标的包括算力、AI应用、信创、工业软件、税改、数据要素、“大交通”等领域的多家公司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4年行情回顾 行情复盘 - 2024H1,计算机行业受益于Sora文生视频大模型发布及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低空经济”等催化开启反弹;24H2,央行宽货币政策落地提振市场信心 [14] - 2024年,申万计算机指数全年上涨4.4%,跑输沪深300指数约10.3个百分点,居于全行业14/31 [14] - 板块内涨幅前三为汇金科技(+367.5%)、赢时胜(+258.0%)、荣科科技(+234.2%);跌幅前三为*ST左江(-96.3%)、威创股份(-88.6% )、卓朗科技( -67.4% ) [14] - 过去多年计算机指数收益主要来自于估值提升,当前计算机PE接近过去十年平均数,板块仍具备一定配置价值 [20] 24Q3收入回顾 - 2024Q3,计算机板块整体营收3071.0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相较23Q3略有下滑 [21] - 2024Q3营收增速中位数为-0.8%,低于整体法,表明龙头公司收入端增长韧性更强 [21] - 2024Q3营收增速大于50%的有28家,小于0%的有174家,板块内公司复苏分化较大 [21] 24Q3成本费用回顾 - 2024Q3,行业整体毛利率为32.5%,同比下滑3.42pp,主要系下游客户IT开支收紧,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内卷严重所致 [24] - 2024Q3,计算机板块整体研发费用达279.3亿元,同比下滑2.3%;平均值法和中位数法下研发费用率小幅提升,表明中小企业在收入承压的情况下继续加码研发投入 [24] 国内外错位竞争,引领AI三大趋势性变革 趋势一:国内大厂加码算力布局,积极构建AI生态错位竞争 - 2024年,国内多模态模型大规模落地,以字节、阿里、腾讯等为首的国内大模型厂商深耕AI大模型领域,扩大AI算力布局,降低推理侧成本,构建全面AI生态 [30][31] - 字节跳动2024年订购约23万块英伟达芯片,计划到2027年自主研发ASIC芯片;百度、阿里、腾讯自23Q2起纷纷大幅提升Capex,持续加码AI算力投入 [34] - 国内AI芯片需求向更具性价比的ASIC芯片转变,推理端成本下降,未来更高性能的大模型价格有望进一步降低 [37] - 豆包MAU快速增长,跃居全球第二,日均tokens使用量突破4万亿,豆包视觉大模型成本优势明显,其AI生态国内领先地位已基本确定 [39][41][42] 趋势二:海外模型优化范式转变,ASIC芯片在推理端性价比更高 - 2024年,以OpenAI o1系列为代表的新一代大模型基于TTC进行模型优化,带动芯片需求向推理侧侧重,ASIC芯片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30][44] - 训练侧scaling up边际收益递减,基于TTC优化模型打造新范式,通过优化TTC可在不增加模型大小的情况下提高大模型性能 [47][48] - TTC常见的技术形态包括思维链推理、最佳N采样、过程奖励模型、自学推理器、蒙特卡洛树搜索等 [52] - 模型优化范式转变促使AI硬件市场从对GPU的依赖转向ASIC芯片,推理场景用量提升,ASIC份额有望提升,预计2028年数据中心ASIC市场规模将提升至429亿美元,CAGR为45.4% [57] - ASIC的单位算力成本更低,谷歌TPU v5、亚马逊Trainium 2的单位算力成本分别为英伟达H100的70%、60% [58] 趋势三:AI Agent密集发布,打响端侧和应用落地争夺战 - 大模型持续发展,推动AI Agent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预计至2028年将达到85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2.7% [63] - 海外大模型降价备战端侧和应用端之战,如OpenAI、谷歌等公司纷纷调降模型价格 [66] - 端侧AI方面,苹果、特斯拉等端侧企业均有AI产品或业务布局,且经营层面有积极进展;传统云计算厂商加速端侧布局,云业务中的AI业绩贡献明显 [70] - B端软件服务AI应用端落地,海外部分软件公司推出AI工具,并与部分客户进行试点,AI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 [73] 板块催化持续,信创招投标迎积极变化 信创产业当前发展情况:技术生态逐步成熟 - 信创产业由基础硬件、基础软件、云计算、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组成,核心是芯片与操作系统,发展逻辑是围绕CPU和操作系统打造国产生态体系 [83] - 国内主流CPU厂商主要有海光、兆芯、飞腾、海思、龙芯、申威六家,从指令集授权角度可分为IP内核授权、指令集架构授权、指令集架构授权+自研三类 [87] - 国产操作系统性能基本达到好用,生态体系逐步建立,麒麟、统信两强格局逐步形成 [91] - 国产数据库渗透率快速提升,产业格局百花齐放,后续依托生态优势份额有望逐步集中 [93][96] - 中间件逐步破局,国产厂商在重要行业打破垄断,预计未来国内厂商市场竞争力将呈现错位领先态势 [102] 信创产业推进逐步进入行业渗透深水区 - 信创的推进节奏为试点起步-规模化落地-深化成熟,党政信创下沉深化,行业信创全面铺开 [106][107] - 党政信创政策要求下沉至乡镇,基础软硬件进入常态化替换节奏,2024年下半年区县一级大单不断,推进节奏明显加速 [114] - 金融信创由点至面全面推广,项目数量每年呈倍数增长,金融机构IT投入向核心系统信创相关投入侧重 [115] - 三大运营商自2020年起在服务器集采招标中指定国产化标包,采购规模屡超市场预期,国产化渗透率不断提升 [119] 政策+产业趋势催化,把握相关板块复苏机遇 谋划新一轮税改,财税IT迎景气上行周期 未提及具体内容 “两重”重点强调领域, “低空”+“车路云”拉动新型基建 未提及具体内容 数据要素政策不断完善,关注医保数据要素变现场景 未提及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