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pplying the Degree of Urbanisation
世界银行·2025-02-01 07: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六个国际组织合作制定了一种统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用于按城市化程度统计数据,划分出聚集区、城市和半密集区以及农村地区,该方法能反映城乡连续体,提高指标国际可比性 [29] - 此方法有六个优点,包括以统一方式反映城乡连续体、使用全球统一的人口规模和密度阈值、以人口网格为起点避免空间单元造成的扭曲、直接测量人口群体、定义区域以控制服务获取而非由服务获取定义区域、提出经济可行的方法 [68] - 手册旨在补充而非取代各国现有定义,为数据生产者和统计人员提供指导,也有助于次国家统计数据使用者理解和解释官方数据 [32][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引言 - 联合国多项决议和战略强调需要统一方法来定义城市和城乡区域,以促进国际比较和提高统计质量 [28] - 六个组织合作开发的新方法可按城市化程度统计数据,分为一级和二级分类,一级分类有三个类别,二级分类更详细,还可定义城市功能区 [29][30] - 手册包含部分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示例,指标呈现城乡梯度,不同区域在不同方面表现不同 [31] - 手册经全球咨询后完善,部分超出范围的问题将在单独手册中处理 [36] 2. 法律和战略框架 - 制定有效政策需统一方法来界定城市和城乡区域,以获取可靠、可比的国际统计数据 [42] -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包含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32个指标,城市和城乡区域在其中许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43] - 《新城市议程》旨在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基于五个主要支柱规划和管理城市区域 [45] - 农村地区有其独特特点和挑战,缺乏国际统一定义,农村统计数据稀缺,制定农村发展政策需考虑其特殊情况 [46][47][49] - 国际上区分城乡区域进行统计的想法由来已久,多个组织和机构为此做出努力,发布了相关方法和指南 [51][52][55] 3. 方法的存在理由和优势 - 不同国家定义城乡区域的标准不同,缺乏全球统一方法影响国际比较,新方法旨在补充国家定义,具有六个明显优势 [65][66][68] - 该方法以统一方式反映城乡连续体,通过一级分类的三个类别和二级分类的七个类别体现,还可定义城市功能区,提高国际可比性 [68][70][72] - 使用全球统一的人口规模和密度阈值,这些阈值参考了国家定义,经敏感性分析验证有效 [77][81][83] - 以人口网格为起点,避免因空间单元形状和大小不同导致的扭曲,使分类更具可比性和稳定性 [84][85][86] - 直接测量人口群体,避免使用建筑物群体作为近似,使测量结果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时间上更具可比性 [90][92][93] - 定义区域以控制服务获取,而非由服务获取定义区域,不使用服务获取和农业就业比例作为标准,避免影响服务监测和国际比较 [94][96][97] - 方法经济可行,可利用现有数据创建人口网格并进行统计汇总 [101] 4. 统计官方原则和分类的遵循情况 - 该方法根据联合国相关指南的10项原则进行评估,在概念基础、分类结构、类型、互斥性、详尽性、统计平衡、可行性、分类单位和时间序列可比性等方面表现良好 [107][108] 5. 构建人口网格 - 人口网格是强大工具,可用于高分辨率和恒定空间分辨率的分析,多个组织鼓励其生产和使用,目前许多国家已拥有或正在准备官方人口网格 [114][115] - 可通过多种方式创建人口网格,包括基于点数据聚合、人口数据分解、部分微观普查外推以及使用替代和新数据源,但新数据源存在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 [116][137][144] - 创建人口网格后需将其转换为人口密度网格,对于部分被水覆盖的单元格需调整密度计算 [117] 6. 应用城市化程度一级分类的方法 - 为描述城市化程度一级分类创建了两组术语,短术语简单,技术术语中立,可避免与国家定义术语重叠 [159] - 一级分类将小空间单元分为聚集区、城市和半密集区以及农村地区,通过1平方公里的网格单元根据人口规模、密度和邻接性进行分类,每个小空间单元只属于一个类别 [162] - 建议分别列出三个类别的指标,而非仅使用城乡二分法,因为城市和半密集区与聚集区和农村地区可能有显著差异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