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1月节假因素影响制造业供给端,节后复产与逆周期调控政策发力有望使宏观经济需求逐步回升;长周期考核等中长线资金入市利好落地增强A股发展韧性,可关注股债比调整预期下高股息类债权益品种投资机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初期发展不确定,需警惕高估值市场压力;长假期间国内电影票房创新高、港股震荡回升利于节后A股向好 [3][9][11] A股大势研判 - 节后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调整,成交金额回落,全部A股1814家上涨、3417家下跌、157家持平;申万一级行业中银行、公用事业等涨幅居前,通信、电子等跌幅居前;上证指数报收3250.60点,跌0.06%,成交4502.32亿元,深证成指报收10156.73点,跌1.33%,成交6676.41亿元 [4] - A股芯片及人工智能相关品种短线调整,因国内DeepSeek发布的大模型性能与OpenAI相当但成本低,原有算力堆砌训练模式面临商业考验,相关产业链公司盈利预期或调整;前沿技术有试错风险,公司业绩不稳定,投资者应深入理解行业技术态势,不盲从操作 [2][5] - 银行、煤炭等高股息品种反弹,或因短期市场偏好调整,成长股调整使资金流向价值股;长假外部不确定性大,投资者操作谨慎 [2][5] 宏观基本面 - 2025年1月制造业PMI为49.1%,回落至荣枯线下方,生产、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数分别为49.8%、49.2%和46.4%,较上月下滑2.3%、1.8%和1.9%;下滑原因或与春节提早、外部不确定因素多、海外贸易战风险加大有关 [6] - 1月制造业PMI价格分项指标企稳,出厂价格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分项指数分别为47.4%和49.5%,较上月回升0.7%和1.3%,与营销策略收紧有关,企业需关注2025年消费补贴新政 [6] - 1月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回落至50.2%,建筑业和服务业分项指数分别为49.3%和50.3%,较上月下滑3.9%和1.7%,与春节前建设项目停工有关;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分项指数为56.8%,较上月回落0.8%,仍处较好景气区间 [6] - 1月PMI阶段性回落与假期等短期因素有关,节后企业复工及逆周期调控政策发力,PMI有望震荡回升 [6] 政策面 - 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是提升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构建公募基金行业新发展格局,强化指数基金资产配置功能,提升投资者回报,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便利,助力构建“长钱长投”生态,壮大中长期投资力量 [9] - 促进A股指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吸引居民存款和海外资本投资优质品种,完善A股优胜劣汰机制,但投资者仍需警惕高估值绩差股退市风险 [9]
英大证券:每周投资早参-20250206
英大证券·2025-02-06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