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事兴城
戴德梁行·2025-02-09 08: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型城市事件已被赋予更多经济社会意义,成功举办可推动城市经济、地位飞跃及空间蝶变,选址与城市长期规划吻合时作用更显著 [3] - 大运会选址成都“东进”方向,成为加速成渝相向发展关键,推动东安新城和东部新区发展,缩短成都 - 重庆空间距离 [3][4] - 大事件是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的有效手段,与城市长期规划契合时能带动城市空间有序发展,大运会成为成都打开东部空间重要引擎,东安新城雏形已现,东部新区地位凸显 [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大事件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 - 政府引导:大事件是城市常规发展外特殊触媒,具偶然性、可预见性和主动性,政府以其为支点引导城市发展,选址及规划是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加速器和重要因素 [15][17][18] - 加速规划落地:大事件可推动政府超前建设基础设施,拆迁一般项目难以触及的区域,且具时间限制和资源高聚集性,能加速城市形象提升和空间发展 [21][23] - 资源集中:政府为最大化大事件对城市的良性刺激,会协调资源,使资源集中投入,实现城市建设高效呈现 [25] - 大范围的宣传:大事件是城市“全球聚焦”时刻和双向互动平台,能帮助城市树立良好形象,展示精神和文化 [26] 大事件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因素 - 土地:大事件需土地作空间载体,政府会整治选址片区土地,提升利用效率,调整土地利用会影响周边用地性质和产业发展,如上海世博会后世博园及周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30] - 交通:大事件会对城市交通系统形成压力,改善交通是举办前提,超前交通规划可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支撑,轨道交通可促进城市新区发展,如北京奥运会提升了交通系统 [34][37][39] - 产业:大事件选址片区会进行产业腾笼换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如伦敦奥运会使东区产业转型升级 [40] - 城市环境:大型城市事件是城市环境治理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契机,对城市空间肌理和形态产生影响,如伦敦奥运会提升了东区生态环境 [45] 大事件选址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强化特定空间:若事件影响力有限或因城市发展目标需要,大事件可能仅作用于局部范围,重复选址某一板块可强化空间特征,如巴黎多次世博会选址奠定城市核心区形成 [51] - 协调城市内部空间:选址城市不同方位板块可平衡城市需求,协调城市结构和功能,如慕尼黑承办大事件带动不同区域发展 [55] - 复兴老旧城市空间:西方国家常将大事件建筑群布局在衰败老旧城市空间,带动其复兴和功能再生,如伦敦奥运会对东区进行大规模更新 [56] - 拓展城市空间:大事件可引导城市按规划拓展空间,如广州三次重大赛事选址实现从“东进”到“南拓”的发展 [81] - 推动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大事件举办超出单个城市范畴时,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市间联系,促进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如上海世博会推动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 [88][89][94] 成都城市空间拓展 - 成都曾以单核心发展,后经历南向、多中心发展,2017 年推动“东进”战略,2018 年申办大运会并选址东安新城,为东部空间发展注入动力 [107][111] 大事件对成都空间格局的影响 - 老旧城市空间更新:成都以大事件为契机推进城市提升改造工程,如大运会、世园会、世运会等,猛追湾片区更新采用多种策略,提升了区域活力 [115][120][137] - 打开城市向东空间,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运会选址东安新城,成为开拓成都东部空间发展的加速器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助推器,东安新城基础设施、城市开发和产业发展取得进展,东部新区成为成渝相向发展战略阵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潜力大,但次级城市发展滞后,需优化空间格局 [140][154][185]